主頁 >  生活百科 >  中暑預防|天氣熱會誘發心臟病?心臟科醫生教你避開高溫陷阱

中暑預防|天氣熱會誘發心臟病?心臟科醫生教你避開高溫陷阱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5-07-22

中暑預防|天氣熱會誘發心臟病?心臟科醫生教你避開高溫陷阱

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尤其香港潮濕悶熱,對心臟病人來說可謂一大挑戰。高溫天氣除了令人感到不適,更會對心臟帶來額外負擔。今次healthyD邀請心臟科專科陳普來醫生,為大家拆解酷熱天氣對心臟健康的影響,並分享心臟病患者預防中暑6大貼士。

沖凍水涼有益還是有害? 心臟科醫生提醒: 心血管病患者應該注意健康風險

預防中暑|高溫對心臟有甚麼影響?

當身體處於高溫環境時,為了散熱,周邊血管會擴張,令心臟負荷增加,心跳加快。一般來說,體溫每上升0.5至1°C,心跳每分鐘可加快約10下。若本身患有冠心病或心衰竭,心臟功能較弱,遇上高溫時風險自然更高。再加上脫水或電解質失衡,容易誘發突發性心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心律不正,甚至猝死。

預防中暑|香港潮濕悶熱,對心臟負擔更大?

香港天氣濕度高,汗液蒸發困難,身體散熱效果減弱,體溫容易上升,特別是長者及高血壓人士,對中暑先兆可能較不敏感,若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遇上炎熱天氣心臟病發的風險會進一步增加,情況嚴重更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預防中暑|某些藥物會令人更易中暑?

部分心臟病常用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會減慢心跳,亦有機會抑制排汗功能。高溫下,這類病人未必察覺心跳加速,加上排汗減少,身體散熱困難,更易中暑。另外,不少心衰竭或高血壓患者會服用利尿藥,夏天大量出汗更易導致脫水或電解質失衡。

脫水症狀-缺水-補水-運動飲品

預防中暑|心衰竭要注意水分平衡

對心衰竭病人而言,夏天補水要掌握得宜,若脫水情況嚴重,固然會加重病情,但身體水分過多亦會增加心臟負荷,有機會引發突發性心衰竭。醫生建議,需要限水的病人,應根據出汗量靈活調整水分攝取量,避免兩極化。

預防中暑|心臟病人要如何安全降溫?

如果已經中暑(體溫超過40.5°C),無論有沒有心臟病,首要都是盡快降溫。但在一般情況下,心臟病人消暑應循序漸進,避免「急凍式」降溫,從高溫環境突然進入低溫場所,或馬上沖凍水涼,原因是溫差太大會令血管急速收縮,增加心臟負荷及引起血壓波動。

心+血管家-心+血管家-心血管家-心血管健康保健品推介-清血管-提升心臟泵血功能-強心必備營養素-QH-為心臟充電-全面維持心血管健康

預防中暑|中暑後幾天才出事?小心「後遺症」

中暑對心臟的影響可能不會即時顯現,輕度中暑未必需要入院,但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可導致心律不正、心臟供血不足,甚至輕微心臟病發。若心臟病人出現疑似中暑徵狀,之後感到任何不適,包括心跳異常、心口痛、暈眩或血壓波動,應及早求醫檢查。

預防中暑|心臟病人預防中暑貼士

  • 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尤其是長者
  • 必須外出時,可自備冰水或冷飲
  • 避免長時間曝曬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正在服用β受體阻滯劑或利尿藥的病人要特別留意身體反應
  • 一旦出現中暑症狀(如體溫上升、頭暈、心跳加快等),應立即降溫

295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