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醫學新知 >  吃蝦可致全身痕癢、呼吸困難頭暈?中大醫學院證實新測試方式更準確診斷蝦敏感

吃蝦可致全身痕癢、呼吸困難頭暈?中大醫學院證實新測試方式更準確診斷蝦敏感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2-01-07

食安中心拆解高風險食物

蝦敏感是本港最常見的食物過敏,除會引起皮膚和口腔的過敏反應外,亦可導致過敏性休克。現年20多歲的蝦敏感患者黃曉嵐表示,於2018年試過有一次嚴重過敏反應,全身痕癢、出紅疹,後來更出現呼吸困難、頭暈,甚至休克,入院檢查後確診對蝦、蟹、杏仁、塵蟎、蟑螂過敏。她坦言飲食方面很小心,例如注意調味料有否相關成分,或者到訪新餐廳或未吃過的醬汁都會格外留神。

吃蝦可致全身痕癢、呼吸困難頭暈?中大醫學院證實新測試方式更準確診斷蝦敏感

貝殼類海產是最常見引致過敏的食物,當中以蝦為觸發兒童和成人過敏反應的罪魁禍首。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醫生表示:「蕁麻疹、皮膚瘙癢和口腔痕癢等症狀是對蝦敏感的常見反應。然而,蝦敏感亦是本港由食物過敏導致病人需緊急住院的最常見原因。」

現有幾種常規的蝦敏感測試,但每種方法都各有局限。以皮刺測試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為例,眾所周知,它們的診斷準確性不足,出現很多假陽性和假陰性的案例,過往曾出現不少被當成蝦敏感的誤診個案。而作為蝦敏感診斷黃金標準的「雙盲、安慰劑對照食物測試」,則存在高風險、人手需求大和成本昂貴的問題。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利用病人的血液樣本進行「嗜鹼性粒細胞活化測試(簡稱「BAT」)」,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87%和94%,表現遠較現有的常規測試優勝。

是次研究招募了35名曾患有至少兩次食用蝦後出現即時過敏反應的個案。他們均接受了「雙盲、安慰劑對照食物測試」,其中15人確診對蝦過敏,其餘20人則證實沒有蝦敏感。兩組參加者均接受了皮刺測試、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和BAT。

吃蝦可致全身痕癢、呼吸困難頭暈?中大醫學院證實新測試方式更準確診斷蝦敏感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副研究員衛懿欣博士總結:「雖然皮刺測試和特異性IgE檢測的靈敏度都在90%以上,但它們的特異性卻相當低,表示這些測試的診斷能力很弱。相反,我們的結果顯示 BAT 是卓越的診斷方法,它在各項測試中具有相當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故此,只要進行BAT這個單一檢測,便可顯著提升診斷蝦敏感的準確性。」

此外,是次研究亦證明,「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雖屬於西方人中最重要的蝦致敏原,但不是最適用於測試華人蝦敏感的生物標記。相反,研究人員在虎蝦中發現了三種嶄新致敏原,在華南人口中更為常見和重要。

兒科過敏研究團隊已於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及國際免疫學會聯盟的命名致敏原數據庫上註冊上述三種新的蝦類致敏原,同時亦就利用丙種肌鈣蛋白(Pen m 6)和脂肪酸結合蛋白(Pen m 13)作為測試蝦敏感的嶄新生物標記,取得國際專利。研究結果已在權威過敏科國際醫學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發表。

17168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