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大腸癌 | 年過50人士宜定期接受腸鏡檢查!5個好習慣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 | 年過50人士宜定期接受腸鏡檢查!5個好習慣預防大腸癌

CancerCare.hk
癌症及生活健康資訊平台
日期: 2022-01-26

大腸癌-大腸瘜肉-大腸癌篩查計劃-預防

根據最新的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大腸癌為本港第二大常見的癌症類型,一年新增個案超過5,500宗,而致命率僅次於肺癌。大腸癌個案這樣普遍,加上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近年衞生署也大力推廣大腸癌篩查計劃,鼓勵市民及早關注腸道健康。

為甚麼腸鏡檢查那麼重要?

腸鏡檢查(Colonoscopy)又稱結腸內視鏡,除了能找出腸道疾病的病因,也能透過各種輔助儀器進行活鉗樣本化驗、瘜肉切除或其他治療。

透過腸鏡檢查,醫生可判斷患者是否出現以下疾病:

  • 大腸癌(包括結腸、直腸癌)
  • 大腸瘜肉
  • 憩室病(大腸壁向外突出的囊狀物)
  • 炎症性腸疾病
  • 肛裂
  • 痔瘡

大腸癌-大腸瘜肉

及早切除大腸瘜肉防癌變!

究竟什麼人士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除了已出現腸道疾病徵狀,例如大便出血、大便習慣或形態改變、排便不淨、腹痛、貧血及無故體重減輕等個案外, 醫生一般建議50歲或以上的健康人士,可考慮每10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如屬高風險類別人士則應在更早的年齡安排檢查,以策安全。

研究顯示,大部分大腸癌個案的演變過程是由大腸瘜肉(Colon Polyp)開始,雖然並非所有大腸瘜肉都會演變成癌症,惟有癌變風險的瘜肉存在於腸道內的時間愈長,演變成惡性的風險愈高。

事實上,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飲食不均又缺乏運動,加上年齡增長、家族遺傳等因素,部分較高風險類別人士的腸壁細胞會容易出現異常增生(瘜肉)。

例如較常見的腺瘤性瘜肉 ( Adenomatous Polyp ),可於10至15年時間逐漸演變成高度細胞病變,甚至大腸癌。因此若能把握癌變前期的重要階段,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瘜肉並在檢查過程中即時切除,將大幅減低患大腸癌風險。

大腸癌-大腸瘜肉-大腸癌篩查計劃

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適合哪類人士?

不少人對近年政府大力宣傳的大腸癌篩查計劃感到疑惑,究竟計劃有哪些效用?適合哪些人士參與計劃?根據衞生署網頁資料,此計劃是政府資助為年滿 50 至 75 歲且沒有大腸癌病徵的香港居民而設的身體檢查,目的是鼓勵合資格人士接受檢測,以識別患者或高風險人士,以便及早發現病情,增加治癒機會和減低癌變風險。

打算參加計劃的人士會先透過大便隱血測試,檢驗大便是否有肉眼難以察覺的微量血液。如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將獲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找出大便帶隱血的原因。惟大便隱血測試只可探測大腸內壁有否微量出血現象,憑單一測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部分人士的檢測結果可能呈假陰性,而無法及時識別大腸內存在的異常情況,有機會耽誤治療時機。

如參加者的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將會被轉介至另一位負責「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的大腸鏡醫生,而輪候時間一般需要不多於 8 個星期。大衆決定參與此計劃前,宜充分了解詳情,再結合個人身體狀況及病情緩急等因素來作決定。

大腸癌預防有法

提提讀者,如能養成以下良好飲食和生活習慣,加上恆常檢查的雙重防護,將有助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 「三低一高」(低脂、低鹽、低糖及高纖)的飲食原則,避免進食過多醃製肉類、煙燻或高溫炭燒的食物
  • 適量補充益生菌
  • 日常保持適量運動
  • 戒煙戒酒
  •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特別是 50 歲及以上的人士,如條件允許,還是建議及早和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而有腸癌家族病史或曾患腸道疾病的人士亦屬高危一族,應根據醫生建議接受合適檢查,切忌掉以輕心。

了解更多癌症及生活健康資訊:www.cancercare.hk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5148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