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中醫鬱證與抑鬱症相似!一文看清中醫如何解讀鬱證的成因、症狀及治療

中醫鬱證與抑鬱症相似!一文看清中醫如何解讀鬱證的成因、症狀及治療

黃劍峯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4-05-22

抑鬱症-中醫鬱證-善太息-成因-症狀-治療-註冊中醫師黃劍峯

大家有沒發覺身邊總有些朋友經常在你面前唉聲嘆氣,對事事不滿,充滿負能量,春天繁花正茂都俾佢呻到葉落。其實他們亦不想,因為中醫來講,常常唉聲嘆氣是一個病狀,他都不能自主。此病狀中醫稱為「善太息」,即俗語說:「唞大氣」。

中醫鬱證症狀

善太息是中醫內科病鬱證裡其中一個主要症狀,病人自覺胸中憋悶,不由自主長聲呼氣,呼氣後稍作紓緩,但沒多久又作太息。這情況常伴有胸脅脹滿,情緒低落,神情默然,胃口差,口苦或眩暈等。

抑鬱症-中醫鬱證-善太息-成因-症狀-治療-註冊中醫師黃劍峯

中醫鬱證成因

鬱證主要是因為情志所傷,所欲不遂,或受精神刺激致肝氣鬱結,失其條達。正常情況下,肝主疏泄,可疏理氣機,使身體的氣暢順地流轉,心情自感豁然開朗。一旦受情志因素影響,肝失其疏泄能力,氣行受到窒礙,積於胸脅,就會使人呼吸不暢,悶悶不樂。

中醫鬱證治療

中醫鬱證跟現代抑鬱症很相似,都是以長期情緒低落為主症,事實上,我亦是以中醫方法調治現代抑鬱症,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遙散以疏肝理氣,尤對抑鬱初期的情緒低落、失眠及胃口差有良好療效。

中醫的善太息可以話細膩地反映抑鬱情緒下的身心狀況,大家亦可作為一種情緒預報,若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如此症狀,便應自我開解或多關顧他人。但臨床上善太息有少數例子是因氣虛過甚引致的,這類病人常有工作過勞歷史,伴氣短自汗及神疲乏力,症狀及治法上跟肝鬱氣滯均有不同,大家應分清楚。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856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