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慢性病患如何自保?醫生:視像診症助減少接觸感染

編輯: Fion
日期: 2020-12-30
踏入第四波疫情,大眾依然關心慢性病患者會否較易中招,很多患者更不願外出,甚至拒絕覆診,惟恐遭到感染。腎病科專科黃煜醫生表示,在疫情期間,患者控制本身病情是相當重要的,因此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如常覆診才對。「根據以往案例,兒童及健康的年青人即使受感染,亦較少甚至無病徵,卻往往成為隱形傳播鏈。若慢性病患者接觸到他們,就會大幅增加病發的嚴重性及死亡風險,尤其是腎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肺病,器官移植及癌症等長期患者,更是高危。」不過,大家毋須因此而過度恐慌,只要做足防護措施,戴好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不忘服用已處方的長期病藥物,基本上任何人亦可大大減少感染風險。

留家抗疫也可感染新冠
有患者寧願逗留在家抗疫,黃煜醫生卻指家居也可陷阱處處。「家人出門回家後,衣服及口罩亦可沾上病毒;此外,外傭聚會時飲食沒有戴口罩,家人沖廁不蓋上廁板或定時倒水入U型水渠,也可令病毒入侵,因為大多時候在家中也不戴口罩及較為放鬆,這就可能讓感染有機可乘。」此說並非危言聳聽,黃煜醫生只希望患者明白,若然沒有做足衛生功夫,足不出戶亦可染病;相反,如果注重防疫,即使前往診所或醫院亦十分安全。
139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