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articles >  與情緒病患者同行 由改善社交生活入手

與情緒病患者同行 由改善社交生活入手

Clara Siu
編輯: Clara Siu
日期: 2022-09-22

都市生活壓力大,不少人在面對生活環境轉變、經歴挫折、生活上身份角色改變等情況時容易患上情緒病。在我們認知上求診為第一步, 除以藥物治療改善外,原來社交生活的改善亦對病情大有幫助。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秀芬指情緒病患者許多時候負面想法較為偏激,覺得別人認為自己不好,自己也覺得自己不夠好,自信心更加不足,特別是抑鬱症患者,對自己的想法未必與現實相乎。服食精神科藥物後有助改善腦內血清素的傳遞,能幫助減少社交恐懼感覺,由原本不敢與人接觸,至讓患者可一步步試著接觸不同人和社交場合。藥物治療有助改善病患者的自我評價和對別人的負面想法,增強社交能力,一般治療時間約為6-9個月。

陳醫生指通常藥物都會同時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從行為或思想方面介入,減少患者的逃避行為,建議患者用積極健康的方法去面對情緒,從全新角度看事物,不再「鑽牛角尖」,打破持續的惡性循環。治療期間家人同朋友的陪伴尤其重要,與情緒病者同行,讓患者開始踏出第一步,明白社交生活的重要性,以循序漸進方式慢慢地去接受自己。

陳醫生說,抑鬱症患者可能因恐懼而拒絕與外界接觸,要改善這情況可先由外出散步開始,最初5至10分鐘也可以,及至主動與人打招呼、到餐廳用膳、主動與人交談等等;時間由短至長,相處的人數由少至多,讓患者由容易至困難嘗試重新投入社交生活。陳醫生指人際關係處理得宜,病情也會有改善。

陳醫生指很多人還不太認識情緒病的性質,以為病者只是「唔識諗」,覺得患者鑽牛角尖,其實患者低落的情緒未必可以完全在自己的控制底下,所以需要身邊人諒解及聆聽。愛,就是用「心」陪伴。

參考資料︰
1. Sheridan A., O’Callaghan E., Drennan J., Coughlan B., O’Keeffe D., Nee J., Frazer K. and Kemple M. (2012) Enabling Recovery: The Benefits of Supporting Socialisation. Report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Dublin

資料提供︰精神科專科醫生 陳秀芬

4427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