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聰|人工耳蝸精準度 或影響空間聽覺及音高辨識能力 團隊冀有助研發新一代「仿生耳」

編輯: Fion
日期: 2025-07-04

目前,全球有超過一百萬名失聰患者依靠人工耳蝸助聽。人工耳蝸替代已受損的內耳毛細胞,將聲音轉換為不同振幅的電脈衝序列,刺激聽覺神經,使患者重拾聽覺。然而此設計仍存在不少缺陷。中大醫學院與德國弗萊堡大學醫學中心攜手研究人工耳蝸的電刺激時序精確度。研究團隊發現人工耳蝸能否精準傳遞電流脈衝的時序,可能是幫助失聰者識別聲音中細微的時間線索、恢復及改善聽聲辨別能力的關鍵。這項突破性發現有助於醫學界改善人工耳蝸的設計,為失聰者帶來新希望。
5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