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情緒管理 >  PTSD|甚麼是創傷後壓力症?精神科專科解構診斷及治療方法

PTSD|甚麼是創傷後壓力症?精神科專科解構診斷及治療方法

編輯部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2023-10-13

患上創傷後遺症,到底應如何醫治?家人和朋友又如何幫助身邊人?有請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解構醫治之法,並拆解當中10級難度,打低創傷後遺症「大佬」!

創傷後遺症的診斷方法

黎大森醫生說,當有懷疑患上創傷後遺症的病人前來求診,一般會以以下兩個方法來確診:

1. 問診:與病人和病人的親友會面,從病人及第三者角度了解其病徵的嚴重性和時間性,如病徵是否已出現超過1個月、出現病徵時間是否與災難脗合、是否屬於其他情緒問題等;

2. 身體檢查、驗血:精神和情緒問題都可能是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表徵,醫生會安排相關檢查如檢驗壓力荷爾蒙、甲狀腺功能等,以確認精神問題會否由其他疾病產生;

如結果與創傷後遺症的國際標準脗合,醫生就可確認病人患上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遺症治療可分為2類

病人確診後,精神科專科醫生一般會從兩方面著手治療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遺症治療|1. 心理治療

精神科醫生會和病人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在安全的情況下(即病人能自控或有其他人士陪同的情況下),和病人重新經歷災難事件,並教導他從不同角度去面對事件,及如何放鬆緊張情緒。

挑戰Lv 10 打創傷後遺症「大佬」

「例如病人因駕車發生車禍而導致受創傷後遺症困擾,治療時我們不會一開始就叫病人重新去駕車,而是以『打大佬』方式,由淺入深,從最簡單的情景著手,當病人接受到想像中駕車的情況,醫生才逐漸加強難度,慢慢讓病人克服和從新接受汽車。」

假如以0至10級來區分(0級為最簡單,10級為最難),下表可以簡單而具體地了解治療過程:

0 - 2級:純粹讓病人在腦海想像

3 - 5級:看一些駕車、撞車的相片

6 - 7級:看一些駕車、撞車的影片

8 - 9級:乘車(病人乘不同類型的車,可能會有不同的緊張情緒)

10級:重新試駕車

「治療的地方亦會隨病人的康復程度而有所改變,治療可能在醫院或診所的治療室開始,之後病人可能會和家人一起外出,嘗試到街上感受汽車,或試搭不同的車輛。」

創傷後遺症治療|2. 藥物治療

血清素調節劑為一線藥物,用以調節病人體內的血清素,幫助穩定病人的焦慮和緊張的情緒。然而血清素調節劑藥效慢,病人可能要服用兩星期才始見藥效,故醫生在治療最初期,可能會同時處方低劑量鎮靜劑協助。長期服用鎮靜劑會有成癮、損害記憶力等副作用,醫生會嚴格控制劑量,亦不會長期處方。

「創傷後遺症病人本身可能已有『閃回』、手震、心跳加速、肌肉繃緊等焦慮和緊張的情況,所以醫生要教導病人放鬆的方法,並以藥物輔助,以穩定病人情緒,才能較易去面對自身問題。假如病人回想起災情事件時,持續出現情緒不穩的話,他或不願意再去面對或接觸過去,無法配合治療。」

創傷後遺症迷思|假如病人除了「對內」,還出現「排外」,甚至想和身邊人「摟住一齊死」,醫生又會如何處理?

「現實中的確會有此情況,例如女士遭受性侵犯,可能會『對內』歸咎自己、自卑、自責、抑鬱等,思想亦可能會出現扭曲,出現『排外』如敵視男性、認為其他人都要傷害自己等行為。假如病人病情嚴重,更可演變成『自己無用、無人幫到自己、毫無希望』的『三無』狀態。

出現『三無』狀態的病人,更可能會有自殘,或傷害他人後再自殘的傾向!如報章上見到有媽媽傷害自己的子女後再自殺的新聞,就是由於該位媽媽認為自己無力照顧自己和家人,亦無生存意志,而出現『摟住一齊死』的行為!精神科專科醫生除了進行心理及藥物治療,亦要擔當『開導者』的角色開解病人,令他們正面、勇敢地向前行,為病人重建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以適應未來的生活。」

創傷後遺症迷思|病人必定是先「對內」,然後「排外」的嗎?

黎大森醫生說,這要看個別病人的性格,沒有一定的先後次序,創傷後遺症個案普遍以「對內」自責居多。

創傷後遺症迷思|創傷後遺症治療過程困難嗎?

「這視乎病人的治療意願,和家庭(Family Support)和朋友(Social Support)的支持度。假如病人抗拒治療和服藥,情況當然只會每況愈下;其實不獨是創傷後遺症,任何精神科疾病的病人和醫生只要抱著治好病症的目標,家人和朋友並同時給予支持和鼓勵,四方面均能互相配合的話,成功率是可以提高的。

曾經面對重大創傷,創傷後遺症病人因而傾向逃避多於面對。所以要病人踏出治療創傷後遺症的第一步,即約初接受治療的首4星期,往往是治療中最困難的一步;加上當時病人受病情困擾,對其他人的說話亦會較抗拒。但經過藥物幫助紓緩焦慮、緊張感覺,病人慢慢就會逐漸接受治療。」

創傷後遺症迷思|家人和朋友可如何幫助創傷後遺症病人?

家人和朋友應先了解甚麼是創傷後遺症,假如他們不明白病人為何會出現焦慮及緊張的情緒,自然無法瞭解病人的痛苦。

另外,家人和朋友要「有時間」傾聽病人的感受,如果家人和朋友沒有足夠時間去聽病人的傾訴,病人就不會再找你去傾談,有可能令病人無法好好紓緩焦慮和壓力。

家人和朋友亦可以幫助處理一些病人即時或生活上的問題,例如病人有事要出門辦理,但又害怕出門,家人可能要先代他出門處理,或陪同他一起出門,以減低他的緊張感。家人也要留意病人有否依時食藥,和注意病人有否出現副作用,生活上的支持和配合亦是對病人很好的鼓勵。

黎大森醫生續指,創傷後遺症的出現要視乎性別、病史、社會地位、朋友網絡等因素影響,即使大家面對同一災難,都不一定人人都會誘發創傷後遺症。女性、有精神科病歷、家族病史、收入低、朋友網絡弱的群組會較易出現創傷後遺症。他引述過往澳洲一項研究報告,假如遇到天災或其他災難,災民出現有創傷後遺症的機會大約只有5至10%,但女士遇上性侵犯,創傷後遺症的病發率則有50%!

治療的目的是要讓病人脫離創傷後遺症的陰霾,重新正常生活,「不是要訓練超人,見到有炸彈都不去避。」

假如病人沒有飲食失調、酗酒、濫藥等併發症,治療療程一般需時3至6個月。只要病人其後再沒有遇到相似的意外,痊癒後的復發機會並不高。

Text/ Cyrus



60248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