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月經遲來】中醫拆解「月經後期」及成因

【月經遲來】中醫拆解「月經後期」及成因

邱宇鋒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0-10-04

平時素來月經很準的女士,今個月發現自己的月經按時不來,在肯定自己沒有懷孕的情況下,她擔心月經不來是否代表身體差,會不會經期越來越遲,最後變成閉經。

正常婦女的月經周期為21-35日,平均是每28天來一次月經。月經提前或延後七天來潮,即使對平時經期很準的婦女來說,也不定代表身體有問題。月經比平時提早或推後,可能和氣候、環境改變、生活習慣改變、碰上特別事件如患感冒、熬夜、旅行等都可以擾亂月經周期。這類情況經過身體的自動調節,到下一兩次月經多數會恢復正常,如果問題出現超過三個月經周期,便需要治療。月經遲來的中醫診斷叫「月經後期」,成因方面既可以有阻滯妨礙月經來潮,也可以是本身氣血不足,血海空虛,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出現月經。如月經後期沒有加以理會,血運持續欠佳或體虛日益加重,可演變為閉經。

中醫所謂的阻滯,不一定是長腫瘤,但到了氣滯血瘀嚴重的階段,也有機會出現可見的腫瘤或增生物,通常在這階段以前,身體都會有些訊號,這不一定都是月經的問題,而是全身的症狀,所以中醫診斷雖然是月經病,但判斷分析病情時必須望聞問切考慮全身狀況。

月經後期的其中一種原因是寒凝血滯,它的治療最早見於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稱月經至期不來,用溫經湯治療。臨床上寒凝的人,有因為陽虛體質致病,有因為吹風受寒、嗜食生冷食物等,令寒凝血滯,滯澀沖任,結果月經時胞宮雖然充盈,但血不能下。在身體壯實的情況下感受寒邪,為實寒;本身陽虛者感受寒邪,為虛寒,治療的分別是虛寒需要同時補益,實寒則不需要。

除寒邪外,氣滯和痰濕也可阻礙沖任而令月經後期。氣滯的病人多數是情志不暢,鬱鬱寡歡,使氣機不暢;飲食不節或形體肥胖、缺乏運動,脾胃運化功能不佳,可使水谷不能正常運化,生成痰濕。氣滯和痰濕一旦滯塞沖任,月經便不能按時而下。氣滯患者除月經後期,也可見容易胃脹、經前乳房脹痛,痰濕患者可見到平時痰多或白帶增多、易倦、舌苔白膩等。行氣活血和燥濕化痰分別是兩類月經後期的基本治法。

血虛證和腎虛證是兩種常見的月經後期證型,血虛容易理解,血虛而沖任不榮,自然無法正常生血,經期便會延後,而且色淡、量少,平時容易頭暈、心悸、手足麻痹。血虛的治療便要補血,常用四物湯一類。

EAT

腎虛的成因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久病、房勞、多產等。腎精不足,引起精血不足,月經後期、量少、色淡,伴隨腰痠膝軟、耳鳴、頭暈等症狀。補腎調經可用左歸丸、六味地黃丸一類方劑。

在治療月經後期的過程中,在運用各種治則以外,活血調經不能忽視。按照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調整用藥是中醫治療月經病特色之一,月經過期不來排除妊娠後便要活血促經,經後期則重點保養肝、脾、腎三臟,同時養血,在進補當中亦不可過補,以防留瘀。月經後期的患者平時應少食生冷和避寒,防止血運受阻。

12070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