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舒身動魄 >  9成半業餘運動員有痛症 專家呼籲莫忽視

9成半業餘運動員有痛症 專家呼籲莫忽視

Chanel Chan
編輯: Chanel Chan
日期: 2013-07-08

喜歡健身和運動的人一般都擁有一個特質,就是不怕辛苦,即使出現疼痛,都會選擇忍受。香港全能運動學會呼籲,痛症患者若選擇「死頂」,有可能會使病情惡化,導致慢性坐骨神經痛和抑鬱。一旦下肢出現如「麻痺」、「針拮」、「閃電痛」的神經痛,或痛症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就應該盡快求診。

Text/Chanel

9成半出現痛症 兩成請病假
香港全能運動學會早前訪問了超過500名持續定期運動、每周最少運動1次、每次最少1小時的業餘運動愛好者,發現接近八成半受訪者會參加公開比賽,全年均需保持高強度訓練量。當中接近9成半受訪者於過去1年內出現不同程度的痛症。

最常見的痛處部位包括小腿、足踝、大腿及腰背。而有67%受訪者的痛症會長達2周或以上,12%更會被痛楚煎熬達1年或以上。63%表示運動引致的受傷和痛楚影響到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尤其會影響到情緒和睡眠質素。近兩成人表示需要請病假,而痛症也影響到工作表現。

錯誤觀念 分分鐘斷送運動生涯
該會主席黃偉建表示,受訪者普遍對痛症存在錯誤觀念,以為疼痛是運動的必然產物,只有不夠三成受訪者會在痛症出現後向醫護人員求助。4成人認為若不能忍痛,比賽就不可能有好成績。更有超過5成人誤以為痛楚只是剛開始訓練時肌肉不習慣,只要等肌肉強化後就不會痛,繼續比賽沒有問題。兩成半甚至會因為臨近比賽而選擇放棄求醫。不少運動員好勝心強,即使受了傷也仍然頂硬上,結果傷上加傷,隨時斷送運動生涯。

痛症「火燒連環船」 惡化致坐骨神經痛


學會榮譽醫學顧問麻醉科專科醫生李靜芬(上圖左)指出,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號,如果忍痛繼續練習或比賽,身體不期然會遷就疼痛部位,而扭曲的姿勢卻會導致其他肌肉或關節負荷加重,在姿勢不正確的情況下,很容易令傷患疼痛蔓延至其他部位。

例如跑步愛好者容易出現足底筋膜炎,若忍痛練習,遷就疼痛的足踝扭曲跑姿,痛楚有機會蔓延至小腿,繼而到膝蓋、大腿、臀部,甚至背部。長期姿勢不正確下,背部的深層肌肉會出現繃緊和拉扯,令肌肉纖維化,可能會導致椎間盤突出,形成慢性坐骨神經痛。

慢性疼痛可致抑鬱
李醫生續稱,若急性疼痛不獲處理,有機會演變成慢性的痛症,神經末梢會出現「短路」的情況,衍生出多條末梢持續向大腦發出疼痛的訊息,不但加劇了大腦有關疼痛的訊息,也會令身體牢記痛楚,即使是輕微的痛,也令大腦誤會是嚴重疼痛。更甚者,延醫除了影響生理之外,也有可能會造成心理影響,引致抑鬱。

李醫生解釋道,做運動時腦部會分泌出「安多芬」(Endorphin),這種物質可讓人感到愉快。一旦因為疼痛嚴重暫停運動,一方面身體缺乏「安多芬」;另一方面,嚴重的痛症會影響生活,令心理承受壓力。香港大學2009年的一項研究便發現,長期痛症的患者中,出現抑鬱情緒的比率為62.9%(註一)。

把握治療黃金期 慎用消炎止痛藥
李醫生特別提醒,運動相關的痛症多與發炎(Inflammation)有關,醫生或會根據傷患的狀況處方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不少運動愛好者會自行服用止痛藥,或使用止痛貼。而不少止痛藥及止痛貼含「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成份,此藥每天建議攝取不可多於4克,以免傷害肝功能。而新一代的消炎止痛藥(COX-2 Specific Inhibitors)較少機會出現腸胃不適或胃潰瘍等。

要正確及有效處理運動引致的痛症,應把握治療黃金期,服用消炎止痛藥之外,還需配合復康治療。一些強化肌肉的運動,可以增加肌肉筋腱彈性,有助防止肌肉出現廢用症候群(Disuse Syndrome),運動員可多做伸展,盡快重拾狀態,再創高峰 。

註一:
參考資料:Ho PT, Li CF, Ng YK, Tsui SL, Ng KF. Prevalence of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sychiatric morbidity in chronic pain patient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11, v. 70 n. 6, p. 541-547

16143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