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實體寵物店購買、領養等傳統途徑,近年亦有不少人會經網上平台或社交媒體購買貓狗作寵物,然而大家需要提高警覺,皆因當中可能包括非法入口或來源不明的貓狗,若不幸誤中寵物釣魚詐騙陷阱,不單損失金錢,心愛的寵物更可能病痛纏身。消委會以神秘顧客方式成功接觸13名網上賣家,發現約9成賣家疑涉內地走私或本地無牌繁殖或販賣等,可能構成公共衞生風險。
調查亦顯示,逾9成網購貓狗於求診時欠缺適當疫苗接種紀錄(針卡),亦曾有寵物主人所持的針卡沒有任何獸醫簽署及只有簡體字樣。至於網購貓狗被發現身體狀況較差、年齡及品種與主人描述不符等問題的比率(52%至85%),亦明顯較購自寵物店的貓狗(24%至61%)為高。
約9成受訪獸醫同意/非常同意網購貓狗中懷疑有相當比例來自不良賣家(93%)或環境惡劣的繁殖場/自家繁殖者(88%);另有 84%受訪獸醫同意/非常同意可能有相當比例的網購貓狗懷疑走私到本港,或會引入狂犬病等傳染病,構成公共衞生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在3個聲稱「本地持牌繁殖」賣家中,只有1名賣家聲稱會在交收狗隻時提供俗稱「黃紙」的《狗隻繁育者聲明書》黃色副本,另外2名賣家表示未能提供或尚未申領「黃紙」,理由包括做漏文件、狗隻年齡太小、漁護署未到繁殖場作巡查、未能等及當局辦理所需文件等。其餘10個包括5個聲稱出售內地繁殖及5個本地私人繁殖狗隻的賣家均未能提供出售狗隻的合法來源證明或相關文件。
漁護署提醒,市民必須先獲該署簽發的輸入許可證才可從外地攜帶貓狗來港,違例者可被判罰款$50,000和監禁一年。另亦建議市民可考慮以領養代替購買,透過漁護署伙伴動物福利機構領養被遺棄或被放棄飼養的動物,包括狗、貓、兔子、龍貓或爬蟲類動物等。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