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消委會網購寵物|網購寵物或存健康風險 調查:逾9成網購貓狗欠缺針卡

消委會網購寵物|網購寵物或存健康風險 調查:逾9成網購貓狗欠缺針卡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5-05-15

消委會網購寵物|網購寵物或存健康風險 調查:逾9成網購貓狗欠缺針卡

從實體寵物店購買、領養等傳統途徑,近年亦有不少人會經網上平台或社交媒體購買貓狗作寵物,然而大家需要提高警覺,皆因當中可能包括非法入口或來源不明的貓狗,若不幸誤中寵物釣魚詐騙陷阱,不單損失金錢,心愛的寵物更可能病痛纏身。消委會以神秘顧客方式成功接觸13名網上賣家,發現約9成賣家疑涉內地走私或本地無牌繁殖或販賣等,可能構成公共衞生風險。

約9成受訪獸醫認同 網購貓狗多來自不良賣家

消委會和漁護署在今年1月至2月致函1,051名本港註冊獸醫邀請參與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在過去12個月在臨床診治新購買貓狗的經驗及觀察,結果收回112份問卷,回覆率為10.7%。有關網購寵物愈見普遍,多達92%受訪獸醫認為與其售價較寵物店便宜有關。

調查亦顯示,逾9成網購貓狗於求診時欠缺適當疫苗接種紀錄(針卡),亦曾有寵物主人所持的針卡沒有任何獸醫簽署及只有簡體字樣。至於網購貓狗被發現身體狀況較差、年齡及品種與主人描述不符等問題的比率(52%至85%),亦明顯較購自寵物店的貓狗(24%至61%)為高。

約9成受訪獸醫同意/非常同意網購貓狗中懷疑有相當比例來自不良賣家(93%)或環境惡劣的繁殖場/自家繁殖者(88%);另有 84%受訪獸醫同意/非常同意可能有相當比例的網購貓狗懷疑走私到本港,或會引入狂犬病等傳染病,構成公共衞生風險。

患病或狀態不良比例較高

受訪獸醫亦指出,每10隻求診的網購貓狗中,平均有5隻狗和5.5隻貓被發現患有疾病或處於不良狀態,比例高於購自寵物店的貓狗比例(每10隻中平均3.3隻狗和3.9隻貓)。以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犬病毒性腸炎等8種狗隻最常見的疾病為例,網購狗隻的患病比率(52%至86%)均顯著高於購自寵物店的狗隻(29%至78%)。

至於網購貓隻最常患上的貓瘟、上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8種疾病,除了上呼吸道感染的比率與購自寵物店的貓隻相同(84%)外,網購貓隻患有其餘7種常見疾病的比率(56%至89%)亦較購自寵物店的貓隻(31%至78%)為高,其中以貓泛白血球減少症的患病比率差距最為明顯(網購為61.9%;寵物店為31.4%)。

消委會網購寵物|網購寵物或存健康風險 調查:逾9成網購貓狗欠缺針卡

慎防墮入寵物釣魚詐騙陷阱

此外,消委會在今年1月至4月以神秘顧客形式從多個社交媒體平台揀選18個帳戶進行調查,並在當中疑似出售狗隻的相關帖文下留言,成功聯絡當中13個帳戶的帖文者或賣家,並查詢所出售的狗隻資料,包括來源、售價、證明文件和交收安排等。

其中5名賣家表示其出售的狗隻來自內地繁殖場或犬舍,部分賣家更指落單後最快翌日或2日內可從內地直送到港,但普遍沒有說明運送途徑,售價由人民幣¥5,000(玩具貴婦犬)至港幣$46,000(法國鬥牛犬)不等。另有5名賣家自稱本地「私人繁殖」而非本地持牌繁殖者、3名賣家聲稱持有本地認可狗隻繁殖牌照,該等賣家出售的狗隻售價則介乎港幣$6,500至$15,800。

值得留意的是,在3個聲稱「本地持牌繁殖」賣家中,只有1名賣家聲稱會在交收狗隻時提供俗稱「黃紙」的《狗隻繁育者聲明書》黃色副本,另外2名賣家表示未能提供或尚未申領「黃紙」,理由包括做漏文件、狗隻年齡太小、漁護署未到繁殖場作巡查、未能等及當局辦理所需文件等。其餘10個包括5個聲稱出售內地繁殖及5個本地私人繁殖狗隻的賣家均未能提供出售狗隻的合法來源證明或相關文件。

漁護署提醒,市民必須先獲該署簽發的輸入許可證才可從外地攜帶貓狗來港,違例者可被判罰款$50,000和監禁一年。另亦建議市民可考慮以領養代替購買,透過漁護署伙伴動物福利機構領養被遺棄或被放棄飼養的動物,包括狗、貓、兔子、龍貓或爬蟲類動物等。

Text:Fion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