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lvin Cheng
編輯
2020-12-15 11:51:35
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測試了市面上30款口罩的防護效能,部分樣本PFE或BFE低於聲稱,亦有些樣本衛生狀況不理想。不過絕大部分樣本都表現理想,與聲稱效能相符。
是次測試市面共30款外科口罩,18款(60%)聲稱來自香港、8款來自內地,其餘聲稱來源地包括台灣及越南。測試項目參考ASTM口罩材料標準F2100在2019年的更新版本,除了涵蓋BFE及PFE外,亦測試樣本的壓力差(Delta P)及合成血穿透等,,以及分別參考歐盟口罩標準EN 14683:2019和中國國家標準GB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 進行微生物含量及口罩帶測試。
參考ASTM F2100-19的要求,一級的BFE及PFE須達95%或以上,二級和三級則須達98%或以上。測試結果顯示,29款型號的平均BFE及PFE均高於95%,惟有一款越南生產的樣本,「Perfetta Disposable High Filtration Face Mask」的平均PFE僅得86.64%。另外,亦有4款型號的全部5個測試樣本量得的PFE皆低於其聲稱:
有聲稱ASTM F2100 Level 1的型號:
針對口罩防水表現,測試以合成血穿透測試,模擬血液或體液飛濺到口罩表面的情況,以評估外科口罩的防水能力。測試中分別使用3級的壓力,分別是80mm Hg、120mm Hg 及160mm Hg。7成(21款)型號的全部測試樣本都沒有被合成血穿透,表現出色。
在這項測試表現明顯較遜色是「保為康」國標過濾式防塵口罩(型號:9600)Powecom,在80 mm Hg壓力下的測試,32個測試樣本中有27個都被合成血穿透。另外,有3款樣本在較高的壓力的測試下,樣本有多於3個被合成血穿透,得分較低。不過,消委會強調,在日常生活中,遇上血液或體液飛濺的機會較微。
屈臣氏:以「3查9檢」進行口罩質控流程 屈臣氏回應,已安排本會採用的同一間實驗室為本會檢測的同一批次的產品再進行合成血穿透測試,而檢測結果顯示該批次的口罩符合ASTM Level 3標準。此外,屈臣氏表示已另外委託3間本港的獨立專業檢測機構就本會檢測的同一批次口罩樣本進行檢測,結果全部報告均證明該批次的口罩符合ASTM Level 3標準。
屈臣氏強調自生產口罩以來,一直依循一套嚴謹的高規格口罩質量檢測流程,重點包括原材料供應、無塵車間生產線及零售點都必須定期進行9項質檢。除內部嚴控質量外,亦會定期委託多間不同的獨立實驗室檢測口罩樣本,經過多重及密集的檢測,不會依靠單次、一所實驗室的測檢。對於消委會就標籤資料及使用說明作出建議,屈臣氏表示會跟進有關建議。
至於「HKTVmall」的生產商方面表示,是次消委會的合成血穿透測試結果與他們在4月時進行的不同,同時該公司已於11月再進行測試,合共隨機抽取了140個口罩樣本測試,而測試結果顯示為合格,並稱測試的口罩與其抽取的樣本屬相同批次的原料和相同的器材。
最後,在細菌菌落總數測試中,9成(27款)型號都符合歐盟標準(為每克細菌菌落總數低於30),惟有3款型號則高於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