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on
編輯
2021-02-17 13:23:15
不少人認為素食好處多,近年愈來愈多人加入素食行列,然而為了令素菜更美味和增加飽肚感,製作時可能會加入各種含鹽或鈉的調味料、糖和油等材料,惟經常攝取過量鈉和脂肪等會影響健康。消委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檢測市面食肆提供的10類共99款素菜樣本,發現近年新興的素漢堡包的平均鈉含量最高,比一般牛肉漢堡包可高達2成。
是次測試了10種共99款非預先包裝素菜樣本,10種素菜包括粟米素魚塊、齋鹵味拼盤、素魚香茄子、羅漢齋、素福建炒飯、紅燒豆腐、菠蘿素咕嚕肉、芋頭魚8種中式素菜及素漢堡包和松露野菌意粉2種西式素菜。食安中心的食物研究化驗所負責檢測。先把每個樣本的可食用部分混合,然後分別測試鈉、糖、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能量的含量。
結果發現,99款素菜樣本的每100克平均鈉含量範圍在50毫克至510毫克,全部都低於「購物指南卡」所列明的「高鈉」食物水平。在10種素菜中,以素漢堡包的平均鈉含量最高,每100克平均含420毫克鈉。
芋頭魚、菠蘿素咕嚕肉、紅燒豆腐鈉含量相對較低,尤以芋頭魚在10種素菜樣本中平均鈉含量最低,該素菜種類中,鈉含量最低的樣本來自「三德素食館」,檢出每100克含50毫克鈉,亦是是次測試的所有素菜樣本中檢出鈉含量最低的樣本。
不過,消委會提醒,檢測中來自「三德素食館」的芋頭魚,檢出每100克含23克總脂肪,屬99款素菜樣本之中,唯一一款樣本屬「高脂肪」食物(每100克食物含超過20克總脂肪),故此市民選擇低鈉素菜時,也應留心食品的脂肪含量。
消委會又指,10種素菜中,總脂肪含量較低的是素福建炒飯、羅漢齋和松露野菌意粉樣本,每100克平均總脂肪含量分別為3.2克、3.3克及4.8克;能量亦較低,每100克平均能量分別為130千卡、60千卡及130千卡。
10種素菜中,以菠蘿素咕嚕肉的平均糖含量最高,每100克平均含10克糖。消委會指,菠蘿素咕嚕肉平均糖含量較高,估計主要原因相信是廚師在配製酸甜汁時,會加入較多醣,其次是因為菠蘿咕嚕肉中的菠蘿天然含有糖分所致。
測試又計算模擬進食一餐中式素菜時的營養攝取量,若兩人晚膳時共享一整份鈉含量最高的粟米素魚塊(平均值每100克含380毫克)、鈉含量最低的素菜種類菠蘿素咕嚕肉(平均值每100克含210毫克)、一碟走鹽走油灼菜心,以及各人一碗白飯,每人平均便會攝入世衞建議每日鈉攝取限量的61%,而總脂肪的攝取量亦達每日限量69%。若進食時再另點湯水,將進一步增加鈉攝取量,長期過量攝入鈉有機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
消委會指出,有9款樣本達到《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下「低脂肪」食物的水平(每100克食物含不超過3克總脂肪),當中以來自「東方素」的羅漢齋樣本總脂肪含量最低,每100克含0.74克總脂肪。
素食指一種以植物為主要食糧,同時不進食部分或全部動物的肉、內臟及其製品的飲食模式,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Text:Fion
圖片來源(部分):消委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