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經來潮所帶給女性的不便與疼痛感,困擾不少女性。受到雌激素的影響,身體和情緒會產生變化,由經前的焦慮、緊張、易發怒,體重增加、水腫,到月經期間的痛經,及後的易貧血或眩暈,都顯示了女性的血氣不足。想改善生理期所帶來的煩惱,就要適時的滋補一番,在生理期調養身子,讓身體由內到外,都可煥然一新。
撰文:自然療法博士唐安麒
資料由客戶提供,並不代表healthyD立場,並與本網無關
經前做足準備
而美國亦有針對經前症候群的研究,在經前補充適當的營養,可有助改善經前症候群。含有維他命B6的食物,具有鎮靜的作用,可抗憂鬱頭痛;而菠菜、紅棗、核桃、哈密瓜、馬鈴薯就有此營養成份。鈣質食物可放鬆肌肉,多吃牛奶、芝士、豆腐等便可;而鎂質的食物則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紓緩緊張的情緒,可吃綠葉蔬菜、果仁類、全穀類等;多吃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果、全麥食品,就可調整腸胃,預防便秘。
月經期間的禁忌
而在生理期期間,女性有可能會下腹脹痛,最常遇到的就是經痛的問題。引起經痛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的剝落出血,令到體內的前列腺分泌,引起發炎、子宮劇烈的收縮而引發疼痛,而經痛多會持續兩至三天。經痛也會分為原發性及病理性經痛,原發性經痛可用熱敷或進食溫熱的食物,亦可在經期前後喝黑糖薑茶、圓棗茶等來減輕痛楚;而病理性經痛由骨盆腔有疾病所引起,必須做婦科檢查,了解造成經痛原因,才可對症下藥。
我們不難在飲食上著手,紓緩及預防生理期的不適。在生理期間要避免攝取過多的水份、遠離鹽份高的食物,以免增加水腫的情況;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汽水、濃茶等會容易影響情緒,所以亦應少吃;生冷食物在生理期間亦應避免,因為會使子宮及下腹血液流動不暢,造成子宮肌肉出現缺血痙攣而疼痛;而且,在生理期間亦不宜服用中藥補品,因滋補的燉品會影響子宮的收縮,使經血不易排淨。
調理身子緩不適
所以日常生活中,應多攝取有補血功效的食物:肉類、豬肝、黑豆、金針菜、紅棗、龍眼肉、胡蘿蔔、蛋類及豆製品等,以補充失去的營養。除此之外,應當注意整體飲食的均衡,以及飲食習慣,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過勞或熬夜,便能有效紓緩生理期的不適。
建議食療:紅棗蒸豬肉
材料
紅棗4粒
豬肉片5両
薑1片
醃料
生抽1茶匙
老抽1茶匙
鹽少許
生粉1茶匙
糖半茶匙
做法:
1. 紅棗一開二,去核。
2. 豬肉切片後,加入醃料醃15分鐘。
3. 將豬肉放在碟上,再放入紅棗及薑片,隔水蒸15分鐘,即成。
紅棗
• 味甘性溫。
• 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 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及C。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