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1-03-11
病徵
輕微牙周病:
- 牙齦邊緣紅腫;
- 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
- 可能有牙石積聚;
- 可能有牙齦疼痛;
- 有口臭。
中度牙周病:
- 牙齦邊緣嚴重紅腫;
- 刷牙時經常出血;
- 牙齦萎縮,部份牙根露出,使牙齒看來長了;
- 牙周袋出現(牙周組織發炎令牙周膜受破壞,導致牙周組織和牙根分離,形成牙周袋。)
- 牙石積聚;
- 有口臭;
- 可能有牙齦疼痛。
嚴重牙周病:
- 牙齦邊緣嚴重紅腫;
- 刷牙時經常出血;
- 牙周組織萎縮加劇,牙齒看起來越來越長;
- 牙周袋出現,牙齦邊緣有膿液滲出,甚至有牙瘡;
- 牙石積聚;
- 有口臭;
- 可能有牙齦疼痛;
- 牙齒變鬆或移位;
- 牙齒甚至脫落。
高危人士和成因
牙周病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由積聚在牙齦(牙肉)邊緣的牙菌膜分泌毒素令牙周組織發炎所引致。高危人士包括:
- 有牙菌膜積聚的人士;
- 孕婦;
- 吸煙人士;
- 生活壓力大的人士;
- 患上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和愛滋病的人士;
-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降血壓藥、抗癲癇症藥的人士。
預防
- 徹底清除牙菌膜;
- 每年最少檢查口腔一次;
- 保持身心健康;
- 戒煙。
治療
輕微牙周病:
- 每天早晚用牙刷、牙線等口腔護理用品,徹底清除牙菌膜。
- 如果有牙石,便需要洗牙。牙石清除後,要清除牙菌膜便會更容易、更徹底。
- 儘快約見牙科醫生,讓他為你洗牙,藉此清除牙石及牙周袋內的牙菌膜。牙石清除後,要清除牙菌膜便會更容易、更徹底。
- 治療期間,每天早晚用牙刷、牙線等口腔護理用品徹底清除牙菌膜,防止病情惡化。
- 經牙科醫生治療後,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及定期往見牙科醫生,接受口腔檢查。
1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