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出疹 >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

Kio Yiu
編輯: Kio Yiu
日期: 2016-01-29

簡介
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一種新出現的蚊媒病毒,它是1947年首次在烏干達叢林中的猴子身上發現,近年在太平洋沿岸地區漸見活躍,也在非洲及亞洲出現。現時,巴西是寨卡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由去年(2015年)5月確診首例,至今8個月已有150萬人感染。


感染寨卡病毒病嚴重者可引至器官衰竭,但一般不會致死,只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病徵,所以過去被視為小病,直至近期發現孕婦感染病毒,可能令嬰兒出現畸形小頭症。患上小頭症的嬰兒,除了在外觀上頭部比較小,臉部變形、身形短小外,還會影響腦部發育,以及出現平衡及協調困難、說話能力問題等,嚴重者更會死亡。


病徵

大部分寨卡病毒感染個案都不會出現病徵,而約有1/4的病人於感染寨卡病毒後,會出現輕微症狀,包括發燒、出疹、結膜炎、肌肉痛、關節痛、全身乏力以及頭痛,但病情往往較輕,症狀一般只持續2至7天,因此難以察覺。


成因

寨卡病毒主要經伊蚊透過叮咬傳播至人類,埃及伊蚊則被視為寨卡病毒傳播至人類的最主要病媒。然而,其他種類的伊蚊,如白紋伊蚊亦被視為可能的病媒。白紋伊蚊常見於香港,以及多個旅遊熱門地點,包括台灣、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


預防

大家應採取防蚊措施,例如穿着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尤其在外遊時要特別注意。


孕婦或計劃懷孕的女士,如非必要,應考慮延後到訪過去或現正有證據顯示寨卡病毒持續傳播的地區。


外遊人士若從受影響地區*返港後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



*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圭亞那、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馬提尼克、墨西哥、巴拿馬、波多黎各、巴拉圭、聖馬丁、蘇里南和委內瑞拉等。(updated on 29 Jan 2016)


治療

目前尚沒有藥物可以預防和治療寨卡熱。不過,寨卡病毒病通常相對溫和,患者只需充分休息,飲用足夠的水份,一般都可自行痊癒。

11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