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

May Chan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2-02-20

簡介
當皮膚受壓時,便會自然變厚,用作自我保護;若壓力持續,皮膚會持續增厚變硬,形成雞眼、繭等。

病徵
雞眼有硬和軟兩種,一般呈黃色,大小約為數毫米。硬雞眼通常長在腳趾上、前蹠骨底,軟雞眼則長於腳趾之間。

由於雞眼中間有深入皮膚內層的堅硬核心,故患者在行走時觸及此核心,會感到劇烈的刺痛,感覺像是腳底黏著一粒小石。

高危人士和成因
硬雞眼是由長期受到不正常的壓力或摩擦,例如穿著過緊的鞋子、走路姿勢不正確,或先天性腳骨排列異常等,令腳部表皮角質增厚變硬而形成。

軟雞眼是因為腳趾間過度出汗、潮濕,或是由兩腳趾頭骨受壓所造成。

預防

  1. 避免穿過緊或尖頭的鞋子。
  2. 預備多一雙不同款式的鞋子交替穿著,以免走路時重覆地摩擦同一部位,形成雞眼。

治療
雞眼是顯示腳部潛在足病的病徵,於不同位置形成,原因皆有不同,所以不建議患者自行購買藥水治療,以免治標不治本。

患者應先行求醫,找出形成雞眼的潛在原因。醫生會按情況使用去角質作用的水楊酸藥膏或藥水,以軟化變硬的角質層;情況嚴重者,將以外科手術切除。

個人護理方面,除選擇適合腳部大小的鞋子,亦可加上合適的鞋墊,以減低壓力和摩擦,並定期利用磨皮石銼皮屑。

糖尿病患者需特別留意雞眼的治療,如不小心處理,有可能導致潰爛、細菌感染等併發症。

3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