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中風區 >  中風

中風

May Chan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1-01-12

簡介
中風是一種腦血管的疾病,簡單而言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是俗稱「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風,而另一類是更為常見的阻塞性中風。兩類均可造成立刻死亡或永久癱瘓。

病徵
當一個人中風以後,其腦部血管會因為無法提供足夠血液,令腦部神經細胞缺氧,甚至壞死,故原本由該部分的腦細胞所控制的身體機能受到影響,出現以下情況:

  1. 視力範圍減小,出現重影,或視力驟降;
  2. 身體可能突然失去平衡能力,以致無緣無故跌倒;
  3. 言語不清,流口水、吞噬困難、嘴歪;
  4. 突發性大小便失禁;
  5. 劇烈頭痛、持續暈眩、情緒不穩定、答非所問、突然失憶;
  6. 半身不遂;
  7. 嚴重者更會昏迷或死亡。

高危人士和成因
高血壓的人較易中風,是因為高血壓加速了血管的硬化,令血管變窄,增加患上阻塞性中風的風險。此外,當腦血管收窄後,便容易爆裂,故高血壓患者患上出血性中風的機會亦大增,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比一般人中風的機會高出2至4倍。

中風的危險因素分為可改變及難以改變兩大類,高血壓是其中一項可改變的中風因素,其他可改變的中風因素包括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吸煙、缺乏運動、飲食習慣不良、肥胖或酗酒等。而其他難以改變的中風因素有遺傳、患有先天性腦血管腫瘤或血管壁過薄的遺傳病、心房纖顫或風濕性心臟病等。

預防
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每日做最少30分鐘運動,堅持均衡飲食,多吃蔬菜及水果,避免進食高膽固醇及高脂肪食物,維持理想體重,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吸煙及避免接觸二手煙等,都可以減少患上中風的危機。

此外,控制危險因素,包括密切留意身體狀況,定期身體檢查,並於發現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心臟病時,及早就醫,定期覆診並依時服藥,這樣便可以減少近4成的中風機會。

治療
缺血性中風患者倘若能在3至4.5小時內確診,並按需要注射既定的靜脈溶栓劑,或於中風後首幾小時內迅速施行手術治理,均對康復起著決定性的影嚮。

出血性中風患者由於較易出現腦水腫及癲癇的情況,故有效地控制顱內壓及其血壓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而能否作出果斷決定接受手術,更形重要。

89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