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辦公室症候群 >  50後OT易患心臟病 Bobby:飲食要節制

50後OT易患心臟病 Bobby:飲食要節制

May Chan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2-07-11

40歲退休、50歲環遊世界可能是不少人的夢想。但在現實生活當中,50歲之後仍在「搏殺」的在職人士為數不少,藝人歐陽震華(Bobby)便是其中之一。

調查發現這群在職50後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減,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分分鐘較年長人士更高。

50後仍搏殺 忽略自身健康

香港專科醫生學會早前進行了「本港50後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調查」,發現
在職50後雖然已步入中年,但工作步伐並沒有因而減慢,受訪者當中約4成人每日工作10小時,1成人超時工作3至4小時,近半人認為自己仍然處於「搏殺期」並且壓力超標,接近8成人每日睡眠不足8小時。忙碌生活下,逾半受訪者每週運動少於1天,並且在過去1年沒有接受過身體檢查,不清楚自己的膽固醇水平。

工時長睡眠少 心臟病高危

Dr. Chow
副會長兼糖尿及內分泌專科醫生周振中醫生表示,超時工作、壓力和睡眠不足均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並引述歐洲一項研究指出,每日超時工作3至4小時的人士,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或心肌梗塞的風險約是一般人的2倍(註1)。2012年一項研究亦指出,即使體格正常,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受訪者,出現中風徵狀的機會是睡8至9小時者的4.5倍(註2)。

周醫生解釋道,當人維持在「作戰狀態」的時候,身體分泌的腎上腺素會增加,皮質醇偏高,以致血管的抗氧化工作做得較差。同時,壓力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提高血壓水平,從而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病發無先兆 打麻雀中途暈倒

group shot
心血管疾病病發前一般都毫無先兆,因此容易被人忽略。病人組織「關心您的心」會友吳先生(右一)是典型的在職50後,18年前在麻雀耍樂時突感胸口、肩膀疼痛,全身出汗,最終暈倒送院,其後診治出有兩條半冠狀動脈血管栓塞。吳先生其後憶述病發前曾經感覺胸口突然「乸住痛」,但由於只維持了少於10秒,因此自己毫無警覺。

醫生呼籲改善生活習慣
Dr. Leung心臟科專科醫生梁達智醫生建議在職50後應每日進行至少30分鐘中至強度運動,避免吸煙、飲酒、少進食高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鹽份的食物,保持理想體重,時刻保持心情開朗,並且定期檢測膽固醇、血壓及血糖。

若驗出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就必須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並且由家庭醫生跟進健康狀況,作出適切治療。現時醫學界普遍採用他汀類藥物(Statin)以抑制肝臟製造壞膽固醇,以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歐陽震華:要注意飲食

上月剛滿51歲的Bobby歐陽震華亦十分關注50後在職人士的健康,更化身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大使,鼓勵在職50後戒除生活陋習,並儘早接受心血管檢查。Bobby坦言自己年紀大,必須要注意飲食,遇到膽固醇高的美食,例如大閘蟹和魷魚時,只會二擇其一,不會多吃。

註:
1:參考資料: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0) 31, 1737-1744
2:參考資料:Ruiter M, Howard VJ et al. Short Sleep Predicts Stroke Symptoms in Persons Of Normal Weight. SLEEP, Volume 35, Abstract Supplement, 2012


Text/Chanel

746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