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皮膚一粒粒凸出?如何解決「疣」問題?醫生拆解不同種類的疣及治療方法

皮膚一粒粒凸出?如何解決「疣」問題?醫生拆解不同種類的疣及治療方法

林苡明
全科醫生
日期: 2025-05-07

皮膚一粒粒凸出?如何解決「疣」問題?醫生拆解不同種類的疣及治療方法

疣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傳染病,是由某些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皮膚增生。疣可發生在身體不同地方,但比較常見會在:手、腳、頸、臉及頭皮等地方。在醫學上我們通常會按疣病發的位置,或者是它的型態來命名。雖然大多數疣是良性的,但它們可能影響外觀,甚至引起不適。今次將介紹幾種常見的疣、它們的特徵,以及臨床上常用的處理方式,幫助大家解決「疣」問題。

常見的疣種類及特徵

1. 扁平疣(Flat Warts)

  • 外觀:表面平滑、微凸,呈膚色或淺褐色,通常較小(1-3毫米),數量可多達數十至過百顆,且可能成片出現
  • 常見部位:臉部、頸部、手背等。
  • 成因:多由HPV 3、10型引起,常見因刮鬍鬚或搔抓而擴散。

2. 尋常疣(Common Warts)

  • 外觀:表面粗糙、堅硬,呈灰褐色或肉色,通常突出於皮膚表面。
  • 常見部位:手指、手背、膝蓋等容易摩擦或受傷的部位。
  • 成因:主要由HPV 2、4型感染引起,透過微小傷口進入皮膚。

3. 足底疣(Plantar Warts)

  • 外觀:因長在腳底,受壓力影響會向內生長,表面有黑色小點(微血管栓塞),走路時可能疼痛。
  • 常見部位:腳底受力區,如腳跟或前掌。
  • 成因:常見為HPV 1型,潮濕環境(如公共泳池、健身房)易增加感染風險。

4. 絲狀疣(Filiform Warts)

  • 外觀:細長突起,像小肉芽,柔軟且易出血。
  • 常見部位:眼皮、嘴唇周圍、頸部。
  • 成因:HPV感染,常因接觸傳播。

疣的治療方法

疣的治療取決於種類、大小、位置和患者的免疫狀態。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處理方式:

1. 冷凍治療(Cryotherapy)

屬破壞性治療,利用液態氮(-196°C)的極度低溫凍死病毒及壞死皮膚細胞。

特點:無須麻醉,一般需多次治療,復原時間較長,留疤機會較低。治療後可能起水泡,需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感染。

2. 電灼治療(Electrocautery)

屬破壞性治療,透過高頻電流燒灼,直接將疣燒除。

特點:需局部麻醉,一般單次治療即可去除,復原時間較短,治療後需護理傷口。

3. 二氧化碳激光(CO2 Laser)

以10600nm波長之雷射激光將受感染的皮膚細胞蒸發氣化。

特點:需塗麻醉膏麻醉,精準度高,適合頑固或復發性疣。

4. 外用藥物

水楊酸(Salicylic Acid):利用帶有腐蝕性的外用藥水來軟化並破壞代謝受感染的皮膚角質。

特點:需耐心使用數週,要避免刺激周圍健康皮膚,較易留有疤痕。

5. 手術切除

直接開刀切除。

特點:需局部麻醉,一般單次治療即可去除,復原時間較長,適用於大型或深層疣,其他治療無效時考慮。可能留疤,且HPV病毒仍可能殘留導致復發。

因HPV可透過接觸傳播,患者應避免摳抓,導致擴散其他部位。保持患處乾燥,潮濕環境易使病毒存活,尤其是足底疣患者應注意腳部衛生。增強免疫力,保持均衡飲食、充足睡眠有助於身體清除HPV病毒。避免共用毛巾、拖鞋,在公共場所穿著拖鞋亦有助防止傳染。

當疣變大、出血或疼痛加劇,免疫較低的患者(如糖尿病、化療中)應及早治療。疣雖然常見,但透過適當的治療和預防,大多數可以有效控制。若發現皮膚出現不明的狀況應及早求醫,選擇最適合的處理方式,避免延誤治療或錯誤處理導致惡化。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