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年紀還小的時候,經常流鼻血。每個月可以流上三、五、七次。由於當時大家的醫療知識有限,所以父母也不甚害怕,只說流鼻血會慢慢會「好」。果然,我流鼻血的情況之後真的慢慢不再出現,但是我心中不明白父母為何知道呢?
到了我長大之後,我大概合作父母所講的是他們的經驗。原因是了小孩子的鼻黏膜的確比較敏感,而且血管也會較明顯。只要稍微受到刺激,例如外傷碰撞、天氣轉變、遇到致敏原,便會出現發炎反應,很容易出血。隨著人長大,各種敏感反應會有所減少,所以流血的機會也有所減少。
可是,這些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如是。因為有些病理性的問題都會在兒時開始出現。其中一種就是與血小板相關的問題。一般是血小板的數量過低,可以是獨立性或是涉及其他血液細胞的生產。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凝血的問題。這一類的情況並不會因為年齡增長而有所減輕,最少也不會有改善的表徵。實際上的診斷,是需要抽血和抽骨髓矩一連串的檢查才可以。可是在病徵上會有幾項較奇怪的:
1. 流血的時間會長達二十分鐘以上(已經用上了正確的正面方法)
2. 在身體其他部位也有不正常的出血現象。例如無故出現大範圍的瘀傷;在不容易被碰撞的的地方出現瘀傷;有解釋不了的皮下血點
3. 持續出現發燒的病徵
4. 肝臟肥大、水腫
這些徵象都會被現為不尋常的。所以,都要讓醫生做詳細的檢查。就連一開始父母所講「自然好」的種,最好也找找醫生看看。原因是,除了要排除其他較嚴重疾病外,醫生也有方法讓孩子在這幾年安然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