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咳嗽 | 中醫拆解咳嗽原因、如何診斷、治療方法(附紓緩茶飲製作方式)

咳嗽 | 中醫拆解咳嗽原因、如何診斷、治療方法(附紓緩茶飲製作方式)

邱宇鋒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1-04-10

咳嗽

風頭火勢,聞咳色變,患者咳了好久也不是好受。臨床上不少病人咳了一段時間還沒有好,病徵普遍是突發性的咳嗽,不咳的時候可以一段時間完全沒有症狀,但當喉嚨忽然痕癢或感到喉頭好像有痰卡住的時候,就會突然出現強烈、持續的咳嗽,連聲咳嗽無法自制,直到感覺有痰咳出來,或覺得呼吸道稍為舒暢,咳嗽才可逐漸緩解。

咳嗽

儘管有些患者看了多次西醫,服用抗生素、化痰藥、咳水,甚至服用治療哮喘的藥物或噴氣管舒張藥,用藥後起初咳嗽減少,但藥效消失時咳嗽又再復發。有些患者也會去看中醫,或服用中成藥,可是仍不能改善病情。

中醫治咳,必須辨證,再根據患者的證候、體質選用合適藥物,大部份持續咳嗽不癒的病人,問題可以出在辨證、用藥上,也可以出在病人的調攝、護理上。

咳嗽

咳嗽原因和診斷咳嗽方法

大部份出現上述咳嗽症狀的病人,可能都會聽過像「氣管敏感」、「鼻水倒流」、「氣管炎」、「支氣管炎」的名稱,以中醫的醫理來說,辨證通常為外有風寒,內蘊痰濕。風寒外襲犯肺,患者會出現怕吹風、怕受冷,受寒後容易喉嚨痕、流清涕的反應。體內痰濕泛濫,可見每當患上傷風感冒時,就會出現大量鼻涕、痰涎等分泌物,令患者經常要擤鼻涕、吐痰、清嗓子,甚則因大量痰涎黏在氣管而引起氣喘、呼吸困難,狀似哮喘,但兩者病理不同。中醫治療風寒犯肺,要用藥性辛溫的藥物,如桂枝、紫蘇葉、麻黃(生用或炙用)、生薑等,忌用寒涼,如金銀花、桑葉、崗梅根、魚腥草、板藍根等,用錯了會加重病情。

薑黃素禁忌

咳嗽治療方法

至於對付痰濕蘊結的內因,中醫的策略是溫化痰濕。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有很多種,但針對上述的咳嗽就要選用藥性偏溫的才能對證,常見如陳皮、半夏、紫菀、款冬花,不能用藥性寒涼的化痰止咳藥,如川貝母、枇杷葉、龍脷葉等。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痰、濕一類病理產物的產生,與脾胃運化功能欠佳有關,對於經常痰多、鼻涕多,或鼻敏感較為嚴重的患者,除溫化痰濕外也要注意健脾,常用藥包括白朮、茯苓、扁豆等。總括而言治療喉嚨痕、有痰的陣發性咳嗽,用藥宜溫,不宜寒涼,要考慮外感和痰濕的問題,方藥配伍包括辛溫解表、燥濕化痰、溫肺驅寒、健脾祛濕、熄風平喘等。

咳嗽

很多寒咳或痰濕咳嗽患者都有體會,每當咳嗽厲害時喝點熱水,或含一片薑,咳嗽、喉嚨痕癢便得到暫時紓緩。同理,屬性寒涼的中藥,或性質寒涼生冷的食物,都不宜食用。對於喉嚨痕、有痰、一早一晚咳得特別厲害,甚至一平臥即咳嗽,夜晚會咳醒的患者,戒食寒涼生冷十分重要。

所謂寒涼、生冷的食物,不單是指冷凍的、未煮熱的食物,這個生冷也是指食物的屬性。每種食物都有性、味,上網就可查到,像是白菜、西洋菜、香蕉、葡萄、橙、白粥等食物,性質都是寒涼,喉嚨痕癢的寒咳患者是要戒口的。如果咳嗽患者的痰涎很多,縱使未必都能咳出來,有時患者老是感到喉嚨裡有痰卡著,或每次咳嗽聲音都比較重濁者,均不宜隨便潤肺,川貝母、羅漢果、海底椰、雪梨、川貝枇杷膏等不宜服用。購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成藥亦要小心,必須要看成份,知藥性,寒咳的人服用了含清熱、潤肺藥物治療熱咳、燥咳的中成藥,往往是愈吃愈多痰,愈吃愈喉嚨痕。

咳嗽

咳嗽紓緩方法

風寒夾濕的咳嗽患者也要注意保暖,少吹冷氣,多曬太陽,佩戴口罩某程度上可使吸入的空氣稍為暖和及濕潤,對減少咳嗽有一定作用。在天氣寒冷時,要注意頸項、前胸、上背的保暖,尤其是大椎、風門、肺俞、定喘的位置不要受寒,熱敷、溫灸這些位置對改善病情亦有幫助。如果經常鼻痕、流鼻水的人,可以摩擦鼻翼兩旁的迎香穴至有微熱感,改善症狀。

上述的風寒夾濕咳嗽患者可用生薑、紫蘇葉、陳皮等辛溫中藥製作茶飲,紓緩痰多、喉嚨痕等症狀。

蘇葉生薑茶
材料:紫蘇葉10克、生薑2-3片、陳皮2/3塊
製法:沸水沖泡15-20分鐘,或清水2-3碗煎20分鐘,趁熱飲用。
功效:溫肺、驅寒、化痰

44590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