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媽媽手區 >  媽媽手

媽媽手

May Chan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1-09-01

簡介
「媽媽手」,因瑞士外科醫生狄奎凡於1895年詳談此症,又稱「狄奎凡氏症」,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腱鞘炎」。

病徵
患者手腕近拇指底部持續疼痛,拇指向下屈曲及反手用力時尤甚。嚴重者痛症會伸延至前臂,上肢並感緊繃,令提取物件時乏力。醫生檢查時會按壓撓骨於手腕凸起的地方以確定疼痛的位置。而當拇指屈曲加手腕向尾指方向擺動時(Finkelstein Test),會令痛楚加劇。

高危人士和成因
常見於中年婦女,一方面要做家務如扭毛巾、洗衣服,另一方面又要照顧嬰兒。做家務時拇指及手腕用力不當、或重覆一個動作;抱嬰兒時手腕姿勢不當,都會引發手腕發炎,導致疼痛。

此症當然不是媽媽的專利,換轉是爸爸做家務及照顧嬰兒,他一樣有機會患上媽媽手。此外,一些需要長期反覆運用拇指施力的動作,如用電腦滑鼠、打遊戲機、長時間書寫等,都是患上媽媽手的誘因。

預防
應避免重覆過度運用拇指。做家務、工作及抱嬰兒時,姿勢要正確,避免集中力度於手腕,及手腕過度向尾指擺動。

治療

  • 職業治療師為患者製造個人護托,以保護及減少拇指的運用,尤期是伸展腱。
  • 局部注射類固醇加止痛劑。
  • 口服消炎止痛藥。
  • 物理治療:包括冷熱敷、超聲波、電療及按摩等。
  • 手術:只有小部份病人運用了以上的非手術療法仍未能改善症狀,而需要動手術。此項手術可以局部麻醉即日進行,毋須過夜住院,原理是把炎症令腱鞘變得狹窄的地方鬆開。手術留下的疤痕大約是1至2厘米,兩星期便可癒合。

6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