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疹、腹瀉、流鼻水……寶寶進食後不適,是食物中毒還是過敏?
許多家長發現寶寶進食後出現不適症狀,常困惑「究竟是食物不潔還是過敏反應?」兒科專科陳德仁醫生指出,香港有不少寶寶會出現食物過敏,其中牛奶蛋白過敏最為常見。父母若能把握寶寶三歲前的免疫發展黃金期,了解過敏機制,就能讓孩子吃得均衡又遠離敏感。本文將破解常見過敏迷思,並提供減低寶寶過敏的專業建議。
腸道反應 | 皮膚反應 | 呼吸反應 |
如: 腹痛、腹瀉、嘔吐 | 如: 痕癢、腫脹(皮疹) | 如: 流鼻水、打噴嚏、氣喘、咳嗽 |
嚴重過敏反應 (如出現以下任何一種嚴重過敏反應,須立即致電999要求緊急救護服務) | ||
氣道收縮、舌頭和/或喉嚨腫脹、氣喘、持續咳嗽、嚴重哮喘、呼吸困難、噁心、嚴重皮膚出疹、脈膊急速而微弱、頭暈、昏厥或失去意識、嬰兒身體發軟 |
✅ 治本方法:養好腸道健康,強化免疫力
BB的腸道健康與免疫力有很大關係,三歲前是腸道菌群發展黃金期,良好及平衡的腸道微生態能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減少過敏和感染風險。
這段時間內,腸道菌群的定殖仍在發展,對於寶寶長期的防禦能力去抵抗疾病有著深遠的影響。研究顯示,同時添加益生元和益生菌,如:SYNEO含有GOS/FOS 9:1 和 BBM-16V 的配方奶粉,有助提升腸道好菌數量,降低壞菌數目,減低寶寶過敏可能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