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不少人的生活習慣都有所改變,包括在外出周餐時,都習慣使用公筷及公羹,為的是防止感染及傳染病的散播。內地媒體報道,比對在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情況下進行實驗,發現有餸菜的菌落總數,兩個組別最多相差909倍。
據央視新聞報道指,國家副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專家選用了三道菜,包括涼拌黃瓜、干鍋茶樹菇和香辣牛蛙,並分為公筷組和非公筷組進行對比實驗,專家將每份餸菜通過無菌的方式分成3份,並預先進行餐前取樣保存,然後把剩下的菜分為三組,分別是「不食用」、「使用公筷」及「不使用公筷」組別。4名研究人員進行用餐實測,一碟用公筷,另一碟則用非公筷,最後每道菜都至少留下25克來取樣,再將之與第3組菜進行菌落總數的測試和對比。
專家收集樣本後,經過了48小時的培育,結果顯示在「涼拌黃瓜」中,非公筷組比公筷組的菌落總數高1.3倍;「香辣牛蛙」相差44倍;而「干鍋茶樹菇」則相差近909倍,相當誇張。
專家指,研究結果反映在不使用公筷的情況下,人體攜帶的一些細菌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餸菜上,而且餸菜之間也會交叉污染,故此建議為了避免肉眼無法看到的細菌互相傳播,使用公筷是非常重要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