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吳博君患漸凍人症|前無綫「綠葉王」逝世 一文看清患漸凍人症成因+最新治療方法

吳博君患漸凍人症|前無綫「綠葉王」逝世 一文看清患漸凍人症成因+最新治療方法

Herman Ho
編輯: Herman Ho
日期: 2025-07-18

漸凍人症-ALS治療

圖片來源:facebook@莒光文化服務基金

前無綫(TVB)資深藝人吳博君於早前因「漸凍人症」逝世,享年69歲,這次事件再次引起公眾對漸凍人症的關注。十年前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成功帶起熱潮,同時讓不少港人第一次認識漸凍人症。然而,不少人對於這個病症仍有不少誤解。究竟患上漸凍人症的成因是甚麼?不幸患上漸凍人症後,對患者的生活造成甚麼影響?有甚麼方法治療漸凍人症?本文將逐一說明。

漸凍人症的原名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ALS),它是一種運動神經元損傷造成的疾病1。由於負責肌肉運動的大腦細胞、腦幹細胞和脊髓前角細胞同時或局部壞死,導致肌肉逐漸萎縮,以至癱瘓,身體的活動能力會慢慢降低,猶如凍住一樣,故又被稱為漸凍人症。

吳博君患漸凍人症|症狀易與柏金遜症混淆

目前,醫學界仍未完全掌握患上漸凍人症的成因,僅發現可能與遺傳及環境毒素有關,約有10%患者由於TARDBP基因變異,導致運動神經元萎縮1,而最新理論認為是一種名為「谷胺酸」的胺基酸分泌過多,過分刺激肌肉運動神經細胞所致。漸凍人症患者的初期病徵與柏金遜症相似。吳博君在發病初期出現突然四肢無力、手震等情況,令他一度以為自己患上柏金遜症,直至後來醫生確診他患上漸凍人症,令他的人生陷入低谷。

患上漸凍人症,常見症狀包括1
  1. 腳踝或腿部軟弱導致難以爬樓梯
  2. 口齒不清
  3. 吞嚥困難
  4. 握力不足
  5. 肌肉抽搐
  6. 體重減輕
  7. 四肢變瘦
  8. 無法控制哭笑

吳博君患漸凍人症|中年發病 存活期中位數僅得3年

有研究指出,漸凍人症患者的發病中位數為62.2歲,而有極少數家族遺傳患者會提早至20至30歲發病1,而患者的存活時間由數個月至十年不等,但中位數為3年。

吳博君患漸凍人症|暫無藥可醫 復康治療為治療重點

截至今天,醫學界仍未有根治漸凍人症的方法,而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自理能力乃至呼吸能力都會逐漸下降。不過,近年對於漸凍人症的藥物有新進展,新藥物可以有減緩 ALS 患者功能退化的程度,透過防止氧化刺激對神經元的損傷,減緩 ALS 患者喪失其自理功能。另外病人亦需要服用營養補充品,例如維他命等,以延緩病情惡化的速度。

175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