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1-02-10
簡介
肝癌是肝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可分為原發性肝癌(在肝臟開始)或繼發性肝癌(源自另一器官及擴散至肝臟)。
病徵
早期肝癌一般沒有任何病徵,其後出現的徵狀包括:
- 右上腹疼痛;
- 發燒;
- 皮膚及眼睛泛黃;
- 腹部腫脹;
- 小便呈茶色而大便呈淺灰色;
- 食慾不振;
- 噁心;
- 體重下降;
- 疲倦及虛弱。
高危人士和成因
肝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原發性肝癌的主要成因包括:
- 肝硬化。
- 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是最常見的原因;本港約8%至10%的人口是乙型肝炎帶病毒者。
- 服用某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如發霉花生或其他食品產生的黃曲霉毒素)。
- 長期酗酒。
- 長期受到某些環境污染物侵害(如吸入製膠廠使用的聚氯乙烯)。
預防
- 避免酗酒。
- 妥善貯存食物和避免進食發霉花生等可能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
- 現時香港的兒童防疫注射計劃已包括乙型肝炎防疫注射。家長應按防疫注射計劃的時間表,讓子女接受防疫注射。
診斷
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進行檢驗,這些檢驗包括驗血、造影檢查及進行手術抽取肝組織樣本進行化驗,以診斷你是否患上肝癌。
治療
肝癌的療法主要視乎癌症屬於原發性或繼發性而定,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術、化療(使用抗癌藥物)、放射治療(利用X光對付或消滅癌細胞)或混合以上多種治療法,部份肝癌患者可接受肝臟移植。至於哪種才是最適當的療法,則要視乎病情的嚴重性、肝癌對患者生活的影響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病態出現而定。
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