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汽車安全座 | 運輸署新例11月實施!私家車8歲以下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 Car Seat減兒童意外重傷及死亡風險約7成

了解每位患者的「心事」,是我這個心臟科專科醫生每日的工作。而今次分享的這件「心事」,雖然並非與心臟疾病相關,卻是對每位家長,特別是有私家車的家庭一個重要提醒。
74次閱讀
了解每位患者的「心事」,是我這個心臟科專科醫生每日的工作。而今次分享的這件「心事」,雖然並非與心臟疾病相關,卻是對每位家長,特別是有私家車的家庭一個重要提醒。
某日,一位男患者如常前來覆診,平日的他總是熱情開朗,然而當天垂頭喪氣,悶悶不樂。我隨即詢問是否發生了甚麼事,他透露近日接載小朋友時發生了一宗交通意外,被一輛違反交通燈號的私家車撞到。他本人倒是沒甚麼大礙,可是私家車撞上的位置剛巧是他小朋友乘坐的方向,小朋友因此受傷。他非常心痛,猶幸是小朋友當時正坐於兒童安全座椅,即我們俗稱的「Car Seat」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安慰他的同時,亦稱讚他是一位細心的好爸爸,謹遵政府建議為小朋友配置及使用Car Seat,最大程度保障了小朋友的安全。
立法會早前經已通過《2024年道路交通(安全裝備)(修訂)規例》,由2025年11月1日起,私家車8歲以下兒童(除非身高達1.35米)必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8歲或以上兒童、或身高達1.35米的乘客,亦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或佩戴成人安全帶,否則司機屬違法。如警方發現違規情況,可即時向司機發出230港元定額罰款通知書;若案情嚴重,則會移交由法庭審理,最高可罰款2,000港元。
有部分家長會選擇使用親友轉贈或在二手平台上購買Car Seat,要留意需要確認Car Seat過往使用紀錄及曾否受撞,因曾遇撞擊的安全座椅即使外觀完好,內部結構可能已受損,不建議使用。
除了最常見的安全座椅外,市面上亦有多款便攜式兒童束縛設備,例如安全帶調節器、穿戴式安全約束背心及兒童增高座位等。家長們要留意,使用便攜式兒童束縛設備同樣須符合法例的規格或標準,而這類裝置由於兩側沒有保護墊及椅背,一般而言在側面撞擊中保護效力會不及兒童安全座椅,不過若小朋友只是偶爾會乘坐私家車,家長亦可考量採用這類較爲輕巧便攜的裝置,絕對比起不使用任何兒童安全裝置安全。
家長若想了解更多有關新法例要求與選購兒童束縛設備指南,可瀏覽運輸署網頁,以及參考近月消費者委員會發表的測試結果。緊記安全第一,別心存僥倖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