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汗皰疹中醫調護攻略 | 常吃生冷甜食易誘發汗皰疹!中醫推薦3款食療助改舒緩症狀

汗皰疹中醫調護攻略 | 常吃生冷甜食易誘發汗皰疹!中醫推薦3款食療助改舒緩症狀

浸大中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
日期: 2025-09-04

汗皰疹-原因-症狀-食療-調護-浸大中醫

汗皰疹是甚麼?

汗皰疹又「螞蟻窩」或「田螺皰」,屬急性水疱型皮膚病,好發於手掌、腳底及指縫。其典型症狀為成片生長在皮膚深屠的水疱,疱壁厚韌不易破潰,伴針刺樣劇癢,狀如蟻行。水疱乾涸後形成環狀脫屑,易於夏秋之交反覆發作。

汗皰疹的成因

中醫認為本病核心病機為脾失健運,濕鬱化熱,腠理鬱閉。夏季過食生冷甜膩、魚蝦海味,易損傷脾陽,運化失司而見濕濁內生,鬱久化熱;復感暑濕邪氣,內外相合鬱阻手足肌腠而發病。治療當以健脾祛濕為主,清泄鬱熱為輔。

甜食易誘發汗皰疹

汗皰疹證型 | 湯水食療推介

濕熱偏盛型

綠豆冬瓜湯

材料:綠豆30克、帶皮冬瓜250克、陳皮5克。

製法:綠豆浸透2小時後,與冬瓜、陳皮同煮30分鐘,飲湯食料。

功效:此方中綠豆清解熱毒,透達肌腠鬱熱;冬瓜皮利水消腫,引濕熱下行;陳皮醒脾化濕,兼制綠豆寒涼之性。適宜水皰密集、灼癢難忍、舌苔黃膩者。

冬瓜-去濕食物

脾虛濕蘊型

薄荷薏米茶

材料:炒薏苡仁20克、鮮薄荷葉10克。

製法:炒薏苡仁加水600毫升煎煮30分鐘,熄火後投入薄荷燜焗5分鐘濾飲。

功效:炒薏苡仁健脾滲濕以絕濕濁化生之源;薄荷疏風散熱,開泄腠理。適於水皰泛紅、癢如蟻鑽、遇汗或悶熱加重、情緒焦躁時易發者。

薏米水

愈後固本

濕熱清除後,可服四神湯固本(茯苓、山藥、蓮子、芡實各15克),持續健運脾胃。

注意:孕婦或其他長期病患使用前,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建議搭配專業中醫評估,以確保安全與效果。

汗皰疹調護要訣

保持皮膚乾爽,避免手足長時間浸水,勤換吸濕衣物。規律作息忌熬夜,以改善濕熱體質。情志不暢易誘發本病,故須調暢心神,避免憂思勞倦。

撰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註冊中醫師蘇鈺晶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一級榮譽)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若有關於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診所服務查詢,請瀏覽浸大中醫網頁:www.hkbucm.com或浸大中醫Facebook、Instagram @hkbucm。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67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