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兒童汽車安全座 | 運輸署新例11月實施!私家車8歲以下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 Car Seat減兒童意外重傷及死亡風險約7成

兒童汽車安全座 | 運輸署新例11月實施!私家車8歲以下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 Car Seat減兒童意外重傷及死亡風險約7成

陳麒尹
心臟科專科醫生
日期: 2025-09-05

兒童汽車安全座 | 運輸署新例11月實施!私家車8歲以下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 Car Seat減兒童意外重傷及死亡風險約7成

了解每位患者的「心事」,是我這個心臟科專科醫生每日的工作。而今次分享的這件「心事」,雖然並非與心臟疾病相關,卻是對每位家長,特別是有私家車的家庭一個重要提醒。

某日,一位男患者如常前來覆診,平日的他總是熱情開朗,然而當天垂頭喪氣,悶悶不樂。我隨即詢問是否發生了甚麼事,他透露近日接載小朋友時發生了一宗交通意外,被一輛違反交通燈號的私家車撞到。他本人倒是沒甚麼大礙,可是私家車撞上的位置剛巧是他小朋友乘坐的方向,小朋友因此受傷。他非常心痛,猶幸是小朋友當時正坐於兒童安全座椅,即我們俗稱的「Car Seat」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安慰他的同時,亦稱讚他是一位細心的好爸爸,謹遵政府建議為小朋友配置及使用Car Seat,最大程度保障了小朋友的安全。

8歲以下兒童乘坐私家車必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

事實上,不少地區研究顯示,使用兒童汽車座椅能夠減低兒童在迎頭碰撞意外中死亡和重傷的機會約7成;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使用汽車座椅可減低5歲以下兒童受傷風險約80%、6至9歲兒童受傷風險則可減低約52%。

立法會早前經已通過《2024年道路交通(安全裝備)(修訂)規例》,由2025年11月1日起,私家車8歲以下兒童(除非身高達1.35米)必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8歲或以上兒童、或身高達1.35米的乘客,亦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或佩戴成人安全帶,否則司機屬違法。如警方發現違規情況,可即時向司機發出230港元定額罰款通知書;若案情嚴重,則會移交由法庭審理,最高可罰款2,000港元。

兒童汽車安全座 | 運輸署新例11月實施!私家車8歲以下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 Car Seat減兒童意外重傷及死亡風險約7成

僅兩種情況下接載可獲豁免

值得留意的是,法例有列明2項免責條款,包括私家車司機有合理理由相信其接載的乘客已年滿8歲或身高達1.35米,以及在「緊急情況」下如突發送院等,無法趕及使用兒童束縛設備,可獲豁免刑責。當然,何謂「緊急情況」,須要交由法庭作判斷,家長們日常「趕返學」、「遲到」等很難作為豁免理由。

手抱無法提供足夠保護 成人安全帶或令兒童窒息

「陳醫生,我抱住小朋友坐私家車,我同佢一齊戴安全帶唔得咩?」我相信這是不少家長的疑問,甚或是慣常做法。然而,兒童的身體結構與成人不同,尤其是4歲以下的小朋友,頸椎和脊椎發育尚未成熟,當遇上急煞,產生的前衝力會首當其衝影響懷中的小朋友,小朋友有可能因此「飛」出去,一旦脆弱的頭頸受到碰撞,有機會傷及頸椎內的中樞神經,輕則可引起身體麻痺,嚴重更可導致癱瘓。另外,對於身高不足1.35米的小朋友來說,成人安全帶高度相對較高,會壓在其頸部,撞擊時反而有機會造成窒息。再者,現行法例亦有規定車輛內的每一條安全帶,在同一時間內只可供一人使用。因此,我奉勸各位家長還是乖乖守法,為小朋友使用合適的兒童束縛設備,別貪一時之便,讓自己及家人承受無法挽回的傷害。

兒童汽車安全座 | 運輸署新例11月實施!私家車8歲以下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 Car Seat減兒童意外重傷及死亡風險約7成

按身高體重挑選 二手Car Seat要留意保護效能受損風險

家長在選購兒童束縛設備時,首要是按照小朋友的身高體重範圍來挑選合適的產品,年齡僅作參考。其次,要留意產品需符合修訂規例要求並註上永久標記:
  1. 英國標準 BS 3254:1960 或 BS 3254(包括第 2 部:1991 兒童束縛設備規格);
  2. 被動安全帶系統英國標準規格 BS AU 157a、BS AU 185、BS AU 186、BS AU 186a、BS AU 202 或 BS AU 202a;
  3. 歐洲經濟委員會ECE R16、ECE R44 或 ECE R129;
  4. 澳洲標準 AS 1754-1995;
  5. 新西蘭規格 NZS 5411;
  6. 美國FMVSS 213;
  7. 日本工業標準 JIS D0401:1990 或 JIS D0401:1996;
  8. 歐洲經濟共同體發出的第 77/541/EEC 條指示;
  9. 澳洲/新西蘭標準 AS/NZS 1754:2010 或 AS/NZS 1754:2013;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27887-2011。

有部分家長會選擇使用親友轉贈或在二手平台上購買Car Seat,要留意需要確認Car Seat過往使用紀錄及曾否受撞,因曾遇撞擊的安全座椅即使外觀完好,內部結構可能已受損,不建議使用。

除了最常見的安全座椅外,市面上亦有多款便攜式兒童束縛設備,例如安全帶調節器、穿戴式安全約束背心及兒童增高座位等。家長們要留意,使用便攜式兒童束縛設備同樣須符合法例的規格或標準,而這類裝置由於兩側沒有保護墊及椅背,一般而言在側面撞擊中保護效力會不及兒童安全座椅,不過若小朋友只是偶爾會乘坐私家車,家長亦可考量採用這類較爲輕巧便攜的裝置,絕對比起不使用任何兒童安全裝置安全。

家長若想了解更多有關新法例要求與選購兒童束縛設備指南,可瀏覽運輸署網頁,以及參考近月消費者委員會發表的測試結果。緊記安全第一,別心存僥倖呀!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74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