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聖節將至,不少市民為「扮鬼扮馬」都會戴俗稱「大眼仔」的裝飾性隱形眼鏡,但為求方便從非正規渠道購入「水貨」隱形眼鏡及沒有安全驗配,易致眼部受損,嚴重或需要做手術及有永久後遺症。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早前就全球消費者醫療器械監管(包括隱形眼鏡)進行調查及研究,發現香港是少數尚未建立醫療器械法例的發達經濟體,而消費者普遍欠缺對相關平行進口產品的分辨能力。
協會就規管醫療器械立法提出六大建議,倡當局設立消費者醫療器械強制註冊制度,同時限制未註冊業者的網絡銷售行為,減低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眼科專科醫生湯文傑亦提醒市民,隱形眼鏡會直接接觸眼角膜,屬醫療器械,即使是裝飾性隱形眼鏡亦須由專業人員安全驗配,免樂極生悲。
湯醫生又指出:「隱形眼鏡屬典型的消費者醫療器械,因直接接觸眼角膜,若未經正確驗配或使用不當,容易引發角膜炎、細菌感染及視力損傷等問題。臨近萬聖節,不少市民會佩戴彩色或裝飾性隱形眼鏡作造型用途,盛裝打扮慶祝。但市民應避免在網上購買不明來歷的產品,加上並非所有人士的眼睛狀態適合佩戴隱形眼鏡,無論是矯視抑或裝飾性隱形眼鏡,都應尋求註冊視光師或眼科醫生驗配,不當佩戴隱形眼鏡一次都有機會導致不可逆轉的眼部損傷。若佩戴後眼睛感到不適,應盡快求助眼科醫生,避免因情況惡化令眼角膜受損留疤,嚴重或需要進行手術或留有後遺症。」
Edi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