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虛火上炎不適合植牙?可用中藥調理?中醫拆解種牙與體質症狀關係

年老會缺牙,影響進食、說話,甚至干擾消化、情緒等。作為消費者,如果嫌鑲牙、配戴假牙不方便或者感覺不好,會考慮選擇種牙,直接把植體嵌入牙槽骨中,再在上面放上基台和牙冠,效果像真牙一樣,如常保養即可,省卻了假牙不「穩陣」、需要除戴浸洗的麻煩。
242次閱讀
年老會缺牙,影響進食、說話,甚至干擾消化、情緒等。作為消費者,如果嫌鑲牙、配戴假牙不方便或者感覺不好,會考慮選擇種牙,直接把植體嵌入牙槽骨中,再在上面放上基台和牙冠,效果像真牙一樣,如常保養即可,省卻了假牙不「穩陣」、需要除戴浸洗的麻煩。
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種牙,也有一部份人容易種牙失敗,中醫認為與體質有關,稍後會談。有缺牙問題的人士如果想把牙齒修整好,最好還是向值得信任的專業人士徵詢意見,看看到底用哪一種方式較可取,而不是直接走進診所說「我想種牙」然後接受服務。始終種牙是個醫療程序,要講清楚適應症、禁忌症、風險,患者亦要與醫者配合,一齊合作,減少異常狀況發生的機會。千萬不能被美化的廣告及所謂的「真人見證」誤導,高估了成效,低估了風險。
隨著年紀漸長,牙齒容易逐漸鬆動脫落,原因可不是由於當事人的口腔衛生狀況欠佳或者營養不良,而是與身體機能變化有關。牙齒的問題不僅跟口腔有關,與全身健康都有關連,牙患有時候其實是屬於全身的疾病,光是看牙醫有時不管用,必須全身整體調治。
中醫學早就觀察到人老後會掉牙的現象,並把之理解為年老後腎氣漸虧。在《黃帝內經》裡有記載「男子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八八,則齒髮去」(其實女子的情況亦差不多,甚或更早呈現衰退景象)。中醫理論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牙齒的健康狀況跟中醫腎臟的強弱好壞有關,腎氣盛則齒固骨堅,反之亦然。
既然缺牙問題普遍存在於長者群體,義齒、植齒的需求理所當然很大,不過種牙是入侵性的手術,自然會有一定風險,也非人人適宜。首先,如果口腔衛生狀況太差者,本身或者患有嚴重的牙周病或其他感染,勉強種牙只會令傷口感染風險增加。當事人應該先把口腔衛生搞好,然後再去種牙。
另外一個要小心的狀況是容易有炎症或傷口不容易癒合,在西醫角度這在嚴重糖尿病的時候常見,中醫則認為這與陰虛內熱的失調有關,有這種體質的人,不一定都有糖尿,中、西醫的概念是不能直接對比的,陰虛內熱是中醫的證,是以身體出現的徵兆歸納出來。中醫認為陰虛內熱的常見表現,包括身熱、潮熱時作、手足心熱、煩躁不安、口舌乾涸、晚間盜汗、多夢、小便黃赤、大便乾結、消瘦等。
在臨床上,如果您是陰虛內熱、虛火上炎很厲害的人,那麼您做種牙決定時必須相當謹慎。這種體質的人,一方面身體容易有炎症,與牙口相關的通常是牙肉發炎、牙瘡、口腔黏膜潰瘍等,另一方面他們很常口乾舌燥,津液不足,影響口腔自潔能力,變相造就細菌滋生,可引致口臭,感染等。陰虛燥熱體質的人,牙齦萎縮一般會比其他人更嚴重,發生牙齒鬆脫的可能也較多,種牙需求也較大,但偏偏這類人在種牙時要格外小心。
一般而言,在口腔、牙齦發炎的情況下,是不適宜種牙的,至少要延至炎症消退才進行手術。如果您的體質很容易有炎症、上火,那麼在飲食方面建議要少吃辛辣、煎炸、燥熱的刺激食物,不可濫用溫補,薑、蒜等要慎吃,艾灸、汗蒸、桑拿等要慎做,平時要多吃蔬果並補充水份,少吃甜食,以免身體積熱上火。
要減低治療風險,增進治療效果,不只醫者有責任,醫患雙方同樣要互相合作,患者要遵從醫囑,例如保持口腔清潔、充足休息、忌吃刺激食物、戒煙酒等。筆者見過有長者在放完植體後第二天患處發炎,痛到不得了,細問之下她說在當日治療後約了一班老友記吃火鍋,湯底是藥膳材料,也吃了不少牛羊肉……病人無視醫囑為所欲為,她會出現牙艱發炎,就不能光怪醫生的技術差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