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乳癌治療|早期HR+/HER2-乳癌復發風險高 香港乳癌基金會推新藥物資助計劃 盼緩解患者經濟壓力

乳癌治療|早期HR+/HER2-乳癌復發風險高 香港乳癌基金會推新藥物資助計劃 盼緩解患者經濟壓力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5-08-26

乳癌治療|香港乳癌基金會推腫瘤基因檢測資助計劃 助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 免除不必要化療

乳癌是本港女性中發病率最高的癌症,當中約有三分之二患者屬於HR+/ HER2-類型。不少人誤以為早期乳癌經治療後便不會復發,但外國有研究指早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R+)/ HER2 陰性(HER2-)乳癌患者復發風險可長達20年。香港乳癌基金會的乳癌資料庫研究發現,每五名早期HR+/HER2-高風險乳癌患者,即有一人在10年內復發。基金會特別推出「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助高風險患者降復發機會。

早期 HR+/HER2-乳癌復發風險高

香港乳癌基金會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楊明明教授早前進行研究,分析3512名於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確診,並接受根治性手術的HR+/HER2-乳癌患者資料,患者的中位診斷年齡為 50 歲,近半為停經前年輕女性。研究發現,與I期基線組相比,高風險患者的10年整體存活率降低約10%,且每五位患者中即有一位會在治療後10年內復發。高風險II期及III期患者的復發風險均顯著較高,其中III期患者的10年整體存活率最差,II期患者的預後亦明顯不如I期。

高風險無淋巴結轉移(N0)患者的復發風險與淋巴結轉移1至3個(N1)的患者相近;而淋巴結轉移4個或以上(即N2及以上者),預後更差,臨床治療結果也不如N0患者理想。楊明明教授指出:「患者不能掉以輕心,誤以為無淋巴結轉移且五年內無復發就等同於完全無風險,患者亦應留意其他風險因素,或可考慮配合不同的輔助治療,期望進一步降低復發風險。」

真人個案:CDK4/6抑制劑合併荷爾蒙治療 冀降低早期乳癌復發風險

46歲王女士(化名)患有紅斑性狼瘡病史並為乙型肝炎帶菌者,經檢查後確認右側乳房的腫塊為惡性,屬II期乳癌。隨後她接受右側乳房腫塊切除術及前哨淋巴結活檢。病理報告證實腫瘤特性屬高風險類別,其惡性腫瘤屬已達5.5公分,但並無轉移至腋下淋巴結。醫生為她制定全面的術後輔助治療計畫,包括化療、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並合併使用CDK4/6抑制劑,希望能進一步降低長遠的復發風險。

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副主席、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醫生強調,被歸類為中、高風險的無淋巴結轉移患者,其復發機率仍高達25%,並提醒早期乳癌患者應了解自己的早期及晚期復發風險和降低復發的方法。

眼睛乾

助高風險患者降復發機會

近年已有研究顯示,CDK4/6抑制劑用於早期HR+/HER2-乳癌患者,其三年後的復發率降低約25%,四年後更減少約29%。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最高資助額為約16萬港元,旨在為合資格的患者在抗癌路上提供支援,緩解其部份經濟困難,讓他們更安心治療。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