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約70歲的霞姐(下圖左),患有糖尿病及痛風,現時於公立醫院的糖尿專科跟進治療;另因痛風病情,醫生建議她每天宜飲用3公升水,以助改善痛風情況。她一直對水質安全非常關注。
由此可見,飲用水水質引起社會關注;再者,港府對水質進行嚴格監控,並根據監測結果及最新科學數據,持續檢討食水標準。事實上,飲用足夠的水分對健康固然重要,市民在保持良好飲水習慣的同時,不妨多留意食水質量,為健康增添更多保障。
化驗結果顯示,淨水器能有效減少食水氣味:其中11個樣本檢測到有氣味,於安裝淨水器後氣味顯著減輕。此外,考慮到市民可能擔心淨水器會去除食水中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結果顯示,淨水器可保留水中礦物質,如鈣及鎂。
唐醫生補充,鈣質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可鞏固骨骼、調節肌肉收縮等;而鎂質在蛋白質合成、保持骨骼健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相比之下,蒸餾水在淨化過程中會一併去除所有礦物質。有研究指出,長期飲用缺乏礦物質的水,或會對骨質健康造成影響。
另一方面,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又稱為永久化學物,是香港食水中常見的新興污染物,這類化學物質廣泛應用於多種產品,例如易潔廚具及食品包裝等。化驗結果顯示,安裝淨水器前,20個樣本檢出PFOA,19 個樣本檢出 PFOS,20 個樣本檢出氯仿,惟全部樣本濃度均未超出標準值。而經淨水器處理後,所有樣本均未檢出相關物質,顯示淨水器能有效過濾這些潛在污染物。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