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康治療|「無牆復康路 ─ 深耕廿五載」研討會:共創社區復康新未來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於2025年10月17日舉辦的「無牆復康路 ─ 深耕廿五載」研討會匯聚本地與國際專家,共同探索社區復康的發展與未來路向。是次研討會涵蓋多個關鍵講題,從中國及全球的社區復康經驗與最新發展出發,深入剖析復康治療在社區中的角色,並探討病人與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觀點異同。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於2025年10月17日舉辦的「無牆復康路 ─ 深耕廿五載」研討會匯聚本地與國際專家,共同探索社區復康的發展與未來路向。是次研討會涵蓋多個關鍵講題,從中國及全球的社區復康經驗與最新發展出發,深入剖析復康治療在社區中的角色,並探討病人與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觀點異同。
研討會亦分享了外展復康服務的成效研究,提出對社區服務的深刻洞見,討論如何實現從醫院到社區的無縫銜接。此外,「病人賦能:復康DIY」及「連繫護理:社區藥房與醫院協作」等講題,展示了如何通過科技與社區資源整合,推動基層醫療的整全支援。
公開討論環節聚焦社區復康與護理服務的未來方向,與會者共同思考如何打破傳統醫療框架,建設更具包容性與持續性的復康網絡。研討會不僅是經驗的總結,更是未來復康發展的重要啟航。
過去25年,復康服務的發展見證了科技與理念的飛躍,讓無數患者重燃希望。回望千禧年代,資源與技術有限,患者的復康之路往往漫長而艱辛。例如中風患者當年主要依靠傳統物理治療,進步緩慢,重返生活的過程漫長。然而,憑藉患者與治療師的堅持,最終患者逐步恢復行走能力,那份堅持至今仍令人動容。
隨着科技進步,如今的復康治療更加精準與人性化。樂齡科技和遠程醫療等創新技術,為患者帶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從傳統到現代,復康的轉變不僅是技術的提升,更是對患者尊嚴與生活質量的深入關懷。每一個成功故事背後,都凝聚着醫療團隊的創新與患者的勇氣。展望未來,我們期待更多突破,繼續陪伴患者走出困境,重拾健康生活的感動。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