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中醫痛症|腰痛成因多!了解腰痛針灸治療、護理、食療推介

中醫痛症|腰痛成因多!了解腰痛針灸治療、護理、食療推介

仁濟醫院
-
日期: 2025-07-25

中醫痛症|腰痛成因多!了解腰痛針灸治療、護理、食療推介

痛症之中,腰痛十分常見,而且涉及的範疇十分廣泛,無論是上班族需要長時間維持坐姿,運動時造成的損傷,還是長者的腰部勞損,都可能會造成腰痛。腰痛往往涉及不同部位和不同機理。以下就讓我們瞭解腰痛的針灸治療與中醫護理。

了解腰痛常見原因

腰痛成因眾多,可能是腰部姿勢不當或長期過度用力,導致腰部軟組織勞損。外力可引起脊柱小關節周圍韌帶的撕裂、關節損傷及椎間盤突出。亦可能是年老腰椎退行性病變引致腰椎增生。此外,風濕可能影響到腰部軟組織引起腰痛。還有椎管狹窄、骨質疏鬆及急性腰扭傷等,都可能引起腰痛。再者,腰痛亦可以由其他骨傷、內科或婦科疾病引起,如椎體壓縮性骨折、韌帶斷裂、內科病變如脊柱結核、腎臟病變、腫瘤及婦科盆腔疾患等等。腰痛牽涉範疇之廣,難以一一詳述,要準確判斷病因,往往必須經過X光檢查、電腦斷層掃描(CT)、磁力共振掃描(MRI)等協助。如果大家有發現腰痛跡象,宜盡快向醫護人士求助,查明病因,才能夠對症下藥,盡早治療。

中醫拆解腰痛病因病機

根據中醫經絡理論,腰部主要是由足太陽膀胱經、督脈、帶脈和腎經所循行的。腰痛主要歸因於腰脊部經脈、經筋、絡脈的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 「不通則痛」的原因之一,是長期從事較重的體力勞動,或久坐,或腰部外傷和扭傷等未全恢復,導致經筋、絡脈受損,瘀血阻絡。「不榮則痛」則可能是因為年老精血虧虛,或操勞、房勞過度,損傷腎氣所致。中醫理論認為「腰為腎之府」,腰部脈絡缺少氣血之養,則產生腰痛。

腰痛的基本針灸治療

腰痛的基本針灸治法為活血通經,選取腰部阿是穴、大腸俞、氣海俞、委中穴等其他膀胱經穴位,疏調腰背部膀胱經之氣血。督脈疼痛加腰夾脊、後溪。膀胱經腰痛加志室、昆侖及膀胱經其他穴位。腰骶部疼痛加次髎、腰俞。腰眼部疼痛明顯加腰眼。若腰部疼痛連腿,可加秩邊、環跳、承山穴及足少陽膽經穴位等等。寒濕、腎陽虛證加艾灸。醫師會根據病情再作加減。針灸方法眾多,不能盡錄,僅此選擇常用穴位供參考。除針灸以外,推拿、拔罐也是常用的治療方法。

必藏腰痛中醫食療

以下是兩種常見腰痛證型的食療方,適用於腰痛輕症的日常保健。

1. 寒濕腰痛

證候:腰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遇陰雨天加重,活動後稍減輕。身重。舌淡苔白膩,脈遲緩或浮緊等。

食療方:桑寄生10克、生薏苡仁20克、杜仲10克、陳皮10克、乾薑4克。水煎服。4-5碗水大火煮滾後中小火煮30分鐘。飯後服,一周2-3次。

2. 腎虛腰痛

證候:腰痛以酸軟為主,喜按喜揉,腳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常反復發作。偏陽虛為主者,面色白,手足不溫,少氣乏力。舌淡,脈沉細弱。偏陰虛者,則口燥咽乾,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食療方: 核桃仁5個、黑豆30克。腎陽虛者加杜仲10克。腎陰虛者加枸杞子10克、桑葚10克。水煎服。4-5碗水大火煮滾後中小火煮30分鐘。每天1劑,早晚分服。

認識腰痛生活調養貼士

急性腰痛的患者日常生活宜充分休息,避免勞累,避免彎腰、扭腰等動作。對於慢性腰痛的患者來說,日常鍛煉也是重要的一環,可配合物理治療。康復後強化核心肌肉、拉伸腰部肌肉能減低復發機會。日常生活各種動作都需要腰部的支撐作用,因此不可輕視日常活動姿勢的重要性。特別是從低處提重物和從高處取下物件時,應注意姿勢,避免拉傷肌肉。坐姿避免駝背,久坐需要活動身體。此外,體重過重亦會增加脊椎的負擔。因此,過重的患者若能減重,能減輕脊柱和腰部肌肉的負擔,緩解腰部疼痛。要治好腰痛,良好的生活習慣必不可少。

上述資料僅供參考,每個人的體質和健康狀況存在差異,腰痛成因及證型亦因人而異,因此在自行服用前,建議諮詢註冊中醫師意見。症狀明顯者應盡早求診尋求協助。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及早諮詢註冊中醫師意見。

 

撰文:張軒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雙學位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

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79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