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患來襲!由基孔肯雅熱到登革熱,本港常見4大蚊傳病症狀與預防
天氣漸有涼意,吸引不少人趁秋高氣爽行山,但日間氣溫仍然偏高,在潮濕或有積水的環境如草叢,容易滋生蚊蟲。本地接連出現經蚊傳播的基孔肯雅熱 (Chikungunya Fever) 感染個案,若要進行戶外活動,防蚊措施不可鬆懈。
103次閱讀
天氣漸有涼意,吸引不少人趁秋高氣爽行山,但日間氣溫仍然偏高,在潮濕或有積水的環境如草叢,容易滋生蚊蟲。本地接連出現經蚊傳播的基孔肯雅熱 (Chikungunya Fever) 感染個案,若要進行戶外活動,防蚊措施不可鬆懈。
現時基孔肯雅熱的治療主要為紓緩症狀,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而本港亦未有獲註冊的預防疫苗,故此防蚊及滅蚊措施甚為重要。
初次感染登革熱的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病徵,或只有發燒、皮疹等輕微症狀,痊癒後會對同一血清型的登革熱病毒產生免疫力。但若患者將來感染到其他血清型的登革熱病毒,或會演變成可致命的重症登革熱(又稱登革出血熱),出現持續發高燒、嚴重腹痛嘔吐等重症,必須立即求醫。
目前並沒有針對登革熱及重症登革熱的治療,主要紓緩症狀不適,患者一般約在一周後自行痊癒;避免被蚊子叮咬及阻止蚊子繁殖,才是防範登革熱的最有效方法。
重症患者康復後約有20% 會留下永久性的神經系統後遺症,例如智力受損、反復抽搐、癱瘓。
由於日本腦炎沒有特定治療,目前接種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預防方法,特別是準備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區(例如當地郊區)並逗留一個月或以上的旅遊人士;至於不足一個月的短期旅遊,若計劃於疾病傳播季節到郊區,並大部分時間進行戶外或夜間活動,亦應接種疫苗。
若孕婦在懷孕期間感染寨卡病毒,可引致胎兒流產、死產和早產等併發症;新生嬰兒亦可能出現小頭症及其他先天性缺陷。
現時沒有特定抗病毒藥物或疫苗用作治療及預防寨卡病毒感染,因此最佳預防方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以及防止蚊蟲滋長,尤其孕婦、計劃懷孕的女士和幼童宜特別注意防蚊。
由於性接觸是傳播途徑之一,到傳播活躍地區外遊期間及回港後,男性應至少3個月內、女性應至少2個月內,採取安全性行為或避免性接觸(寨卡病毒在男性體內可存活更久)。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