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中風後抑鬱症發生率高!中醫治療採用中藥、針灸、耳穴等方法多管齊下

中風後抑鬱症發生率高!中醫治療採用中藥、針灸、耳穴等方法多管齊下

仁濟醫院
-
日期: 2025-11-17

中風後抑鬱症發生率高!中醫治療採用中藥、針灸、耳穴等方法多管齊下-仁濟醫院

談起中風後的後遺症,通常聯想到半身不遂、口齒不清、吞咽不利。然而,中風後遺症涉及的範圍廣泛,能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吞咽功能、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認知功能甚至心理健康。如患者精神低落,疲倦乏力,對生活欠缺興趣及動力,很有可能患上中風後抑鬱症(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中風後遺 抑鬱發生率高

美國心臟協會表示,中風患者患有中風後抑鬱的發生率高達1/3,中風後1年內發生率最高。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及中風研究組「風起航:中風家庭支援行動」計劃於2020至2022年間,經調查發現在139名本港中風康復者當中,分別有30%、36%受訪患者出現中度至嚴重、輕度抑鬱徵狀,合共達66%的患者。PSD 的發病機制未有明確定論,可能涉及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包括生物學因素(如神經化學、腦部結構變化)和心理社會因素(如情緒壓力、社會支持不足)。HAMD、PHQ-9等評估量表有助診斷。

多項研究顯示,在中風患者之中,患有中風後抑鬱的患者,比沒有患上的患者,功能康復較慢,較不理想。中風後抑鬱症不但影響患者自身的康復過程,還可能波及家屬和照顧者的心理狀態,值得高度重視。照顧者和家人除了關注患者的運動功能、吞咽功能等,不妨亦留意患者的情緒表現和心理需要。若發現情緒受困,應求醫接受診斷治療。

中醫-把脈-病情體質

中風後抑鬱症症狀

中風後抑鬱症可從中醫學的鬱證入手,加上考慮中風的特有病機。鬱證表現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易怒善哭,咽中有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複雜症狀,與抑鬱症的表現相似。鬱證通常是由於七情所傷,導致肝失疏泄而肝鬱氣滯。有別於一般的鬱證,中風後的鬱證同時兼有中風的特有病機。

中風病機既有肝腎陰虛,又有其他病理因素,如風、火、痰、氣、瘀。其中痰、氣、瘀為鬱證的常見病理因素。中風恢復期,肝腎陰虛,氣血虧損未復,痰、氣、瘀之邪留滯,容易形成中風後抑鬱症。參照鬱證和中風病的治療思路,中風後抑鬱的證型大體上可概括為肝氣鬱結、痰氣鬱結、陰虛火旺、氣虛絡瘀等。

針灸-中風症狀-爆血管-風險-春天養肝-黃劍峯中醫師

中風後抑鬱症的中醫治療

治療上,講求辨證論治,採用中藥、針灸、耳穴等方法。以下重點介紹中藥治療。中風後抑鬱主要使用以下治法:解鬱安神、化痰開鬱、化瘀通絡、滋養肝腎、益氣養血等。由於患者情況往往兼夾多於一種證型,虛實夾雜,故治法標本兼顧,使用多於一種治法。

肝氣鬱結證主要表現為精神抑鬱,情緒不甯,胸部滿悶,脅肋脹痛,痛無定處,脘悶噯氣,不思飲食,大便不調,苔薄膩,脈弦。逍遙散、柴胡疏肝散十分常用。常用藥有柴胡、白芍、鬱金。

痰氣鬱結證主要表現為精神抑鬱,胸部悶塞,脅肋脹滿,咽中有異物感,苔白膩,脈弦滑。類似梅核氣,代表方為半夏厚朴湯行氣開鬱化痰。二陳湯、溫膽湯也是常用方劑。

陰虛火旺證的表現有情緒不寧,健忘,五心煩熱,盜汗,口乾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數。若屬心腎陰虛證,失眠心悸較甚,代表方為天王補心丹合六味地黃丸加減。其中酸棗仁、柏子仁養心安神。如偏肝腎陰虛,代表方為滋水清肝飲。常用生地黃、枸杞子等滋養肝腎。

心脾兩虛證見於脾虛血虧,心失所養患者。血虛則心失所養,表現為多思善疑,頭暈神疲,心悸膽祛,失眠健忘,納差,面色不華,舌色淡,脈細。代表方為歸脾湯加減。當中使用四君子湯益氣,以及當歸、龍眼肉養血生血。常用酸棗仁、遠志、百合養心安神。

若見瘀血徵象,例如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者,甚至兼有其他半身不遂乏力症狀情況則類似中風後氣虛絡瘀證。酌情選用桃仁、香附、丹參等活血化瘀通經藥材。此外,中風後抑鬱的常用藥還包括石菖蒲、遠志等有安神定志作用的中藥。

中風後抑鬱症治療需配合情緒疏導

以上所述中風後抑鬱症的中藥治療,需要配合情緒的疏導,才可促進疾病的完全治癒。中風後患者由於身體功能障礙,容易產生無力感,覺得自己“無用”。進行復康活動時感到沮喪,失去信心,不相信自身健康會有所改善。

建議保持正面、豁達、輕鬆的心態去面對康復的過程,避免不良的情緒刺激。家屬和照顧者不妨通過正面的言語安慰及鼓勵患者,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患者宜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疾病,日常可參與病友活動互相鼓勵。培養興趣愛好,怡情養性,有助防治PSD。冀中風患者及家屬、照顧者能共度難關,患者早日康復。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每個患者的情況均有所不同。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或希望更了解身體情況,請諮詢註冊中醫師意見。

 

撰文:

張軒瑜中醫師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雙學位
  •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
  • 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186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