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哮喘中醫治療 | 秋日裡的喘息:中醫如何化解哮喘危機?

哮喘中醫治療 | 秋日裡的喘息:中醫如何化解哮喘危機?

伍海強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5-11-06

哮喘發作-運動性哮喘-呼吸系統科專科-吳耀萍醫生

每當秋風乍起,便是陳先生噩夢的開始。去年十一月,他工作時,辦公室冷氣突然轉強,隨即感到胸口發緊,呼吸聲中伴隨著尖銳的鳴響。「就像有人用保鮮膜裹住我的頭,無論怎麼用力都吸不到足夠的空氣。」這次已經是他連續第三年在這個季節因哮喘急性發作送急診了。

天氣轉涼哮喘發作原因

李先生的情況很典型。秋冬季節的哮喘發作,往往與『寒邪犯肺』和『腎不納氣』有關。就像樹木在秋天落葉一樣,人體的陽氣也會在這個季節開始內收,若本身肺腎氣虛,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

中醫治療哮喘方法

在現代都市生活中,像陳先生這樣的案例並不罕見。冷氣溫差、秋冬季的涼燥、季節性病毒流行,都成為誘發哮喘的危險因子。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患者習慣依賴急救吸入劑,卻忽略了根本的體質治理。在急性期,中醫多使用溫肺散寒的中藥如麻黃、桂枝來緩解氣管痙攣;在穩定期,則透過補肺益腎的藥物如人參、蛤蚧來鞏固根本。同時配合針灸治療,如定喘、肺俞、腎俞等穴位,幫助氣機順暢。

人參-哮喘中醫治療

(圖片:人參)

經過數月的治理,今年秋天陳先生感受到了明顯的改變,他沒有再因為天氣變化而哮喘發作,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了。

中醫治療哮喘原則

中醫治療哮喘的獨特之處在於「標本兼治」的思維。不同於單純擴張支氣管的西藥,中醫強調恢復臟腑功能的平衡,特別注重肺、脾、腎三臟的協調,一般能夠配合中醫治療的哮喘患者,不僅發作頻率降低,對急救藥物的依賴也明顯減少。

隨著天氣轉涼,有哮喘病史的市民應注意保暖,特別是頸部與胸背部位的防護。同時避免食用過多生冷食物,適度運動,強化呼吸功能。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