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膠原蛋白|面部針刺修容:中醫療法與現代美容的結合

膠原蛋白|面部針刺修容:中醫療法與現代美容的結合

浸大中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
日期: 2025-08-07

膠原蛋白|面部針刺修容:中醫療法與現代美容的結合

皮膚的健康與年輕狀態不僅取決於外在護理,更與內在的氣血運行和代謝能力密切相關。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更新速度逐漸減緩——20歲時約28天,30歲後延長至38天,而40歲後可能達到48天。面部針刺作為一種傳統中醫療法,近年來因其獨特的抗衰機制和安全性受到廣泛關注。

面部針刺的作用機制與科學依據

面部針刺通過刺激特定穴位和肌肉層,促進局部氣血循環,從而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

從中醫角度看,面部針刺的核心在於「通經絡、調氣血」。《黃帝內經》提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針刺通過刺激陽明經等面部主要經絡,以及身體相應的穴位,調和氣血,達到「由內而外」的美容效果。

從現代醫學角度,面部針刺的作用具體表現為以下三方面:

1. 促進血液循環與皮膚代謝

充足的血流能加速皮膚新陳代謝,形成「再生良性循環」,不僅讓膚質更細緻,還能由內而外透出紅潤光澤。2020年發表於《Acupuncture in Medicine》的一項研究證實1,電針刺激能顯著提升肌肉血流量和皮膚血液循環。

2. 刺激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再生

針灸在真皮層製造的微小創傷,會激發身體修復機制,刺激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新生。這和許多美容儀器原理類似,但針灸更精準且無熱傷害風險。

3. 調節肌肉張力,改善面部輪廓

30歲後肌肉開始流失,臉部支撐力下降會導致皺紋和鬆弛。針灸能緩解緊繃、改善血氧供應,並結合電針技術,可增強肌肉活性,從而自然提升面部線條。

注意事項與適用人群

儘管面部針刺安全性較高,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項:

  • 孕婦、凝血功能障礙者及皮膚感染者不宜進行
  • 治療後可能出現輕微紅腫或淤青,通常24-72小時內自行消退
  • 必須由專業的註冊中醫師操作,以確保穴位選取和針刺深度的準確性
  • 治療頻率應根據個人體質調整,一般建議每週1-2次,連續5次為一個療程

面部針刺結合了傳統中醫智慧與現代醫學研究,為美容抗衰提供了一種自然、安全的選擇,個體效果可能因體質差異而不同,建議在接受治療前諮詢註冊中醫師,制定個性化方案。

參考文獻:

1. Tomoko Kubota, Hidetoshi Mori, Tateyuki Morisawa... & Tim H Tanaka. (2020). Influence of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n skin temperature, skin blood flow, muscle blood volume and pupil diameter. Acupuncture in Medicine (2). doi:10.1136/acupmed-2017-011433

撰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助理講師周可奕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雙學位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理學碩士學位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若有關於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診所服務查詢,請瀏覽浸大中醫網頁:www.hkbucm.com或浸大中醫Facebook、Instagram @hkbucm。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63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