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老人養生有法 | 更年期婦高血壓長期受偏頭痛困擾!中醫拆解血壓節機能紊亂原因、治療、食療及生活調適建議

老人養生有法 | 更年期婦高血壓長期受偏頭痛困擾!中醫拆解血壓節機能紊亂原因、治療、食療及生活調適建議

余尚豐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5-08-01

骨質疏鬆-脆性骨折-原因-症狀-治療-預防-老人科馬漢明醫生

隨著人口年齡老化 ,長者常見病患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常見病冶療亦非常重要。余尚豐醫師指出,中醫強調「整體調理、扶正固本」的治療理念,配合針灸、藥膳等多元化手段,能有效改善長者生活質量,減少西藥副作用風險。

老年人患上高血壓病、糖血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數量越來越多,且平均同時合併4-6種共病現象,導致多重用藥情況普遍。根據臨床觀察,多種藥物交互作用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常見副作用包括乾咳、頭暈、低血壓等。老年人患病後康復期緩慢的原因大多由於體質下降、病勢纏綿、自我修復機能下降、脾胃運化失調、營養攝取不足等原因造成。中醫善於運用補益方法,一方面通過滋養人體氣血,調補氣血陰陽,全面提升抗病能力;另一方面遵循「補而不燥、滋而不滯」的用藥準則,精準針對單一或多元臟腑系統的虛損進行調理。此種「固本培元」的治療策略,既能有效改善基礎代謝狀態,又可加速疾病恢復期的功能重建。

把脈-中醫治療

高血壓的原因及影響

高血壓是全球主要致死的第三大原因,尤其在年長群體的都巿人比較常見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源於都市生活節奏急促、長期精神壓力沉重,再加上飲食習慣偏向高鹽高脂,種種因素共同促成了高血壓的普遍發生。

這也導致許多都市人在步入老年後,必須終日依賴降壓藥物來維持健康。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有機會令日常生活經常會出現頭痛、頭暈、噁心等不適症狀;情況嚴重的話有機會引發諸多嚴重併發症,例如:中風、高血壓腦病、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心肌梗塞、心衰、高血壓性腎病等問題。

老人養生有法-更年期婦高血壓致長期偏頭痛-血壓節機能紊亂-原因-治療-生活調適建議-余尚豐醫師

高血壓症狀現實案例

林太太因長期處於血壓不穩定的狀態,故尋求中醫診治。血壓令林太太出現頭重頭痛及睡眠障礙,而且她本來就有長期偏頭痛;疼痛困擾加上休息不足,令她日間精神困倦,嚴重影響工作。同時知道西藥處理的話很大機會需要服藥直至終老,甚至漸漸因血壓控制不佳而需加重劑量,所以希望以中醫治理。

老人養生有法-更年期婦高血壓致長期偏頭痛-血壓節機能紊亂-原因-治療-生活調適建議-余尚豐醫師

初診:

林太太的高血壓有幾方面原因導致:

  • 更年期肝腎虧虛
  • 多方面壓力導致肝脾不和
  • 身體氣血逆行於上

經過中醫治療:

年紀越大,氣血不足,身體需要提升血壓以維持重要器官供養。女士正值更年期、工作壓力大、睡眠休息不足等因素,更令血壓調節機能紊亂,導致種種症狀困擾。經譽豐中醫診治後,頭痛頭暈問題減輕、睡眠都有好轉、血壓亦漸漸穩定、大概一個月時間血壓漸漸穩定在12x-13x/8x mmHg。後來林太太續漸笑逐顏開,高血壓頭痛及原來的偏頭痛再無發作,睡眠安穩,精神轉佳,各方面均有改善。她又可以集中精力應付日常工作。

老人養生有法-更年期婦高血壓致長期偏頭痛-血壓節機能紊亂-原因-治療-生活調適建議-余尚豐醫師

中醫治療高血壓方法

【不同證型食療推薦】
  1. 肝陽上亢型(頭痛、頭暈、目赤)
食療方:決明子 + 菊花 + 釣藤(煮水20分鐘)

功效:清熱平肝、息風止痛
  1. 濕熱內阻型(頭痛、耳鳴、心煩)
食療方:冬瓜 + 黑木耳 + 蓮藕(煮湯連湯食用)

功效:清熱祛濕、涼血降壓
  1. 肝腎陰虛型(頭暈、潮熱、盜汗)
食療方:銀耳 + 蓮子 + 紅棗 + 桂圓 + 少許冰糖(燉湯)

功效:滋陰補血、清心安神

【日常調護重點】

  1. 生活習慣
  • 保持充足睡眠
  • 適量運動(如散步、太極)
  • 壓力管理(冥想、深呼吸)
  1. 飲食禁忌
  • 低鹽低鈉(避免醃製、加工食品)
  • 戒煙限酒
  1. 健康監測
  • 定期測量血壓
  • 記錄血壓變化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49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