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療 | 中醫正骨內外兼治骨折復位 2大方法促進骨折癒合

對於骨折病症,針對不同情況,中醫及西醫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中醫骨傷科處理骨折主要以閉合性手法治療為主,即沒有損傷皮膚表面情況下,以「正骨」手法對骨折進行復位。中醫在處理骨折除了手法復位、外敷膏藥、小夾板固定及包紮以外,還會內服中藥、針灸治療,多管齊下,促進骨折後愈合。
對於骨折病症,針對不同情況,中醫及西醫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中醫骨傷科處理骨折主要以閉合性手法治療為主,即沒有損傷皮膚表面情況下,以「正骨」手法對骨折進行復位。中醫在處理骨折除了手法復位、外敷膏藥、小夾板固定及包紮以外,還會內服中藥、針灸治療,多管齊下,促進骨折後愈合。
中醫骨傷科理論指導下,先在肩外展方向,沿縱軸行拔伸牽引,矯正重疊、嵌插移位後再捺正骨折兩端,以矯正成角及側方移位。復位後以小夾板超肩關節固定。使用傳統中醫骨傷正骨手法復位可令骨折斷端接觸,並在小夾板固定下,患者可盡早進行患肢功能鍛鍊,刺激骨折端骨痂生成,加快骨折愈合,此為「動靜結合」。小夾板以最少的約束,維持骨折良好對位的同時,對周圍軟組織影響不大,減少患者術後的損傷,達到「筋骨並重」的目的。除了局部外敷藥物,內服中藥以早期消腫止痛、中後期接骨壯筋為目的,達至整體性兼顧,「內外兼治」,提供全面性的治療方法。
撰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助理講師邱靖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