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保健方法|中醫教你提升免疫力:推介正氣茶、按摩3大穴位、生活護養正氣貼士

保健方法|中醫教你提升免疫力:推介正氣茶、按摩3大穴位、生活護養正氣貼士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註冊慈善機構
日期: 2025-08-06

保健方法|中醫教你提升免疫力:推介正氣茶、按摩3大穴位、生活護養正氣貼士

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中醫學中「正氣」的作用之一。其概念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免疫力」。《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當人體正氣充足時,便不易被病邪入侵;而正氣的強弱正是疾病發生與否的關鍵。因此要提升免疫力,必須增強正氣。但正氣的強弱會受到先天、後天等多種因素影響,如稟賦不足、體質虛弱、不良生活習慣、過度勞累或長期患病等。正氣不足不但容易感冒及生病,還可能導致病後難癒、疲倦及虛弱等問題。如果想要增強正氣,可從飲食護養、穴位保健和生活調攝三方面著手:

保健方法|一、飲食護養

飲食調配得宜,有能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食療不但適合體質虛弱者,也適合健康人群根據自身體質靈活安排食譜。要提升正氣,以調理脾胃為核心,因為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因此,維護脾胃功能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日常食飲中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健脾胃及補氣作用的食物,如:小米、大米、南瓜、木瓜、白扁豆、黃豆和大棗等。若經常容易感到疲倦身重,或容易腸胃不適者則可以適量增加健脾補氣的藥材,如:黨參、蓮子、白朮、茯苓、薏苡仁、黃精、砂仁及陳皮等。日常可以煎煮一些正氣茶水,代替飲料飲用。

正氣茶

材料:黃蓍5克、黃精5克、杞子5克及西洋參5克,以1500毫升水,煎20分鐘。(如容易上火者,可加入菊花3克及麥冬5克)

保健方法|二、穴位保健

通過推拿、按揉,或配合艾灸針灸刺激穴位,可以調整人體氣血,達至增強免疫的作用。以下為幾個常用穴位及其功效:

合谷

簡單定位:拇指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

功效:止痛、降壓、預防感冒、改善鼻塞、過敏及頭暈耳鳴

足三里

簡單定位:膝蓋下約四橫指、脛骨旁開一橫指處

功效:調理脾胃、補中益氣,有助增強免疫力

關元

定位:腹部正中線,臍下約4指處

功效:培元固本、補益腎精,有助調理腸胃

保健方法|三、生活調攝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損耗正氣,所以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亦是護養正氣、預防疾病的重要部分。保持均衡飲食,讓身體攝取足夠營養,少食生冷、肥膩及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以防損傷脾胃功能;確保充足的睡眠,忌熬夜,避免過度勞累;維持一週2至3次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情緒管理,因不良的精神刺激和長期的焦慮壓抑會抑制免疫力。

中醫有謂「夏不厭日」,是指夏天應適當接觸陽光,使陽氣發散,避免氣鬱於內。曬太陽可以借助外界的陽氣使人體陽氣振奮,從而改善體質、增強抗邪能力。因此夏天不要怕熱而長時間留在冷氣地方,也不要怕曬而進行過度防曬。要注意的是,夏季選擇光照較弱的時段曬太陽較佳,以防因暴曬而曬傷,並適時補充水分。另外,亦要避免出太多汗而耗傷津液。如有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縮短病程,避免病情遷延。若是疾病久治不癒,不但耗傷正氣,還可能積滯成瘀,導致虛實夾雜的複雜證候。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想認識更多中醫資訊?請向社康註冊中醫師查詢或瀏覽中醫服務網頁:按此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廣福社區健康中心 - 中醫服務

註冊中醫師 黎詠詩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241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