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謎:食糖尿藥愈食愈肥
「冤枉呀!搞到你咁肥,唔只係我嘅責任㗎!」如果讓糖尿藥自辯,它一定會含淚伸冤。
糖胖症患者墮入「越食藥、人越肥」的惡性循環,其實問題又豈止得一個?
患者要揭開這些潛伏問題,才能有效踢走肥胖,達到控糖減重。
特約資訊
謎底一:不良生活習慣
飲食無節制、長期缺乏運動,食藥也無法控制病情。特約資訊
謎底二:傳統糖尿藥的副作用
長期服用糖尿藥如磺脲類、注射糖尿針,會有致肥副作用。特約資訊
謎底三:其他藥物的影響
長期服用類固醇、某些精神科藥物,會有致肥副作用。特約資訊
謎底四:缺乏動力
糖胖症患者自我形象差,缺乏動力減肥。特約資訊
家庭醫生顏思遠(圖)表示,改善生活、運動、藥物和減壓同樣重要。食藥固然快見效,若要療效持久,病人也有責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治療糖胖症的基礎。
生活小改變 體重大改善
要完全改變生活模式,對繁忙的香港人來說是「Mission Impossible」,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作出小改變,對病人已有實際幫助。例如在午膳時間抽15至30分鐘,在辦公室做簡單的負重運動,有助鍛鍊肌肉。下班回家時,早兩個車站落車,花15分鐘走路回家,便是簡單又有效的帶氧運動。特約資訊
飲食方面,高級註冊營養師Sylvia Lam建議糖胖症患者注重攝取熱量,就算出街食,也要多選擇低糖、低脂、低鹽和高纖食物,避免熱量吸收多於支出,才能有效控制體重。
此外,糖胖症患者也可多選擇低GI(升糖指數)食品,不但更有飽肚感,更有助穩定餐後血糖值,從而有助減少使用胰島素。特約資訊
減重,才可以行更遠的路
顏思遠醫生指出,隨著新一代糖尿藥(如SGLT2抑制劑)面世,著重排走體內糖份,對病人的副作用很少,已取代傳統糖尿藥,成為第二線治療藥物。
當一線糖尿藥(如雙胍類)藥力不足時,SGLT2抑制劑即可補充糖胖症病人的需要,並可減少、甚至停服傳統糖尿藥。特約資訊
成功個案
「自我形象好咗,身體好咗,運動多咗!」顏醫生有一個年逾60的病人,從事文職工作,原本體重達187磅,同時有糖尿病、高血壓和膽固醇等病症。自從轉服SGLT2後,10個月帶來明顯果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