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內臟脂肪是甚麼?醫生分享瘦腰貼士 提醒極端減食恐損害心臟功能

內臟脂肪是甚麼?醫生分享瘦腰貼士 提醒極端減食恐損害心臟功能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5-11-07

內臟脂肪是甚麼?醫生分享瘦腰貼士 提醒極端減食恐損害心臟功能

近年心臟科醫生不斷提醒,單靠體重指數(BMI)評估健康並不足夠,因為它忽略了腹部脂肪對心臟的真正威脅。香港心臟專科學院代表張玲玲醫生指出,研究已證實中央肥胖(腰圍過大)會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即使體重沒有下降,只要腰圍減少,未來10年的心血管病風險亦會顯著降低。

內臟脂肪是甚麼?醫生分享瘦腰貼士 提醒極端減食恐損害心臟功能

內臟脂肪怎麼減|減腰唔減磅,同樣有效護心

根據美國麻省總醫院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只要患者持續改善飲食和運動,縱使體重不變或略有上升,只要腰圍縮小,心臟病風險便會下降。張醫生補充,腰圍每減少一吋,心衰竭風險便下降約11%;相反,如果只顧減磅卻令腰圍擴大,反而更容易增加心臟病機率。

內臟脂肪是甚麼?醫生分享瘦腰貼士 提醒極端減食恐損害心臟功能

內臟脂肪怎麼減|標準腰圍:健康警戒線

  • 男性不應超過90厘米(約36吋)
  • 女性不應超過80厘米(約32吋)
張醫生提醒,不論身形纖瘦與否,只要腰圍超出標準,已屬患病警號。中央肥胖不僅會導致心臟病,還與糖尿病、腎衰竭及肝癌相關,年輕人亦不容忽視。

內臟脂肪怎麼減|內臟脂肪才是「隱形殺手」

腹部脂肪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後者包圍重要器官,會引發慢性炎症、血管硬化及高血壓,對心臟造成最大威脅。張醫生解釋:「BMI未能準確反映腹部肥胖,真正能顯示風險的,是腰圍及腰臀比例。」

沖凍水涼有益還是有害? 心臟科醫生提醒: 心血管病患者應該注意健康風險

內臟脂肪怎麼減|減腰貼士: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 飲食習慣:早餐避免高糖高脂,宜攝取優質蛋白及膳食纖維。
  • 營養控制:減少精製糖與碳水,杜絕反式脂肪,同時增加水溶性纖維(燕麥、豆類、蔬果)。
  • 運動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跑步、游泳、單車),配合肌肉鍛鍊以加快燃脂。
  • 日常步行:研究顯示,每天行約9000步可減低21%心血管風險,養成運動習慣極其關鍵。

內臟脂肪怎麼減|減腰不等於極端減食

張醫生提醒,過分節食或極端斷食會導致基礎代謝下降、肌肉與蛋白質流失,甚至損害心臟功能。任何減重計劃都應在專業指導下,按身體狀況調整。

內臟脂肪怎麼減|健康第一步:由量度腰圍開始

「每月為自己量度一次腰圍,將目標控制在標準以內。與其盲目減磅,不如專注減肚腩,心臟自然健康多一分。」張醫生呼籲,家長更應定期為子女量度腰圍,提早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腰圍比體重更能揭示心臟健康。即使「減腰唔減磅」,你已經贏得心臟健康。飲食均衡、運動規律,聚焦減少腹部脂肪,才是長遠護心的不二法門。

新一年健心跑強勢回歸!世界心臟日「健心跑」再次於烏溪沙青年新村火熱上演!不論你鐘意輕鬆跑抑或想挑戰極限,3K、10K賽道照顧晒各位跑友需求,仲有400米x2親子接力賽,一邊熱血跑步,一邊強健心臟!了解更多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