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趾外翻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1-09-01
病徵
患者拇趾呈外傾及旋轉變形,但第一蹠骨的頭部向內突出,從而發生擠壓、發炎。如拇趾外傾嚴重,還會重疊在二趾上或下,影響外觀及令患者疼痛。
高危人士和成因
拇趾外翻與遺傳有關,估計有十份一屬30至50歲的成年人,亦可早於青春期開始發生。患有此症,女性比男性發病率高10倍。除了遺傳外,經常穿著狹窄、尖頭高跟鞋、扁平足等,都是拇趾外翻的誘因。
預防
雖說拇趾外翻有先天遺傳的影響,但少穿高跟鞋、多穿平底、鞋頭又有足夠空間的鞋,都是減低拇趾外翻發生及病徵的方法。
診斷
臨床檢查後,骨科醫生會為病人照腳部X光片(要病人站著照的方為正確)。正常拇趾外翻角度應少於15度,患上此症拇趾外翻的角度則超過15度。此外,醫生還會從X光片,量度其他角度以確定嚴重性,並決定診治方法。
治療
當第一蹠骨頭部受擠壓而產生關節滑液囊腫(Bunion)發炎,可服用消炎止痛藥。拇趾外翻初期而又不嚴重的話,病人可選擇矽膠墊,如分趾墊或鞋墊等,去舒緩久站走路及穿鞋的疼痛。
如情況嚴重,例如持久疼痛而影響走路站立,就要考慮動手術。傳統上,骨科手術主要是把收緊了的肌腱放鬆以及切骨矯形。皮膚傷口兩星期可癒合,而切骨矯形則需要6至8星期癒合。
1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