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流感殺到 打針快D好?(下)

流感殺到 打針快D好?(下)

May Chan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1-09-27

打流感針與否,我們可以引用一套行為理論──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去探討,然後自己可以思考一下,應否為自己或予家人接種這些混合作用的疫苗。「健康信念模型」說,與健康有關的行為有6種影響因素,分別為:

1.「易感性」(Susceptibility);
2. 「嚴重性」(Severity);
3. 「阻礙性」(Barrier);
4. 「益處」 (Benefit);
5.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6. 「提示」(Cues to Action)。


簡而言之,若我們覺得自己會很容易出現某一個健康問題,而且該問題後果嚴重,我們必須採取的相應健康行為就不會有太大阻礙,並能夠對該健康問題帶來改善。再加上別人的提示及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很可能就會採取這種與健康有關的行為。這理論能被應用在不同行為之上,如運動、健康檢查和戒煙等。

怕受感染 因而接種

在打新型流感針的前題之下,流感的「嚴重性」在市民心目中可能隨時發生變化。在大流行初期,甲型流感被市民視為很嚴重的病,然後慢慢被看為不算太嚴重。但假若再出現多宗死亡個案,可能會令市民再提高對這流感嚴重性的看法,從而提升打流感針的意欲。就「易感性」而言,市民在高峰期接觸的感染者,幾乎處處皆是,因此也可能提高接種的動機。

全面而正確的資訊

至於對接種新型流感疫苗好處的看法,不久前本港時有接種了疫苗卻仍然染上流感致併發症的少數個案,可能令市民懷疑其效能性。其實疫苗的保護作用並非百份之一百有效,市民亦不應以個別沒產生效果的例子去否定這些流感疫苗的效能。現在各國都正在進行一些與新型流感疫苗相關的效能研究,希望政府能在第一時間提供有關資訊給市民,令市民更能主動去打流感針。

少見嚴重副作用

在打流感針的「阻礙性」方面,經濟及方便性的阻礙與產生副作用反應的擔憂相比,可能變得更次要。大家都很關注一些副作用的個案,雖然甲型流感針與季節性流感針一樣,都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但從現在全世界廣泛使用後及世衞的推薦來看,嚴重副作用可能比較罕見。

醫護界的分歧

「自我效能感」而言,想在港打流感針沒有大困難,所以不造成阻攔。而在「提示」方面,除了政府一貫的推薦外,外圍對應否打流感針的提示可以說是相當混亂的。對於是否應注射這些預防針的看法,在醫護界內部也有些不一致的看法。研究指出,醫護人員雖是高危人士,接種率卻不高。這些分歧令市民都不易適從。

作用蓋過副作用

從以上分析顯示,現時要提高市民打流感針的接種率是有一定困難。香港政府應積極搜集循證(Evidence-based)的數據,有系統地向市民提供他們可能關注的因素,尤其是關於「效能」及副作用的問題。政府也應比較甲型及季節流感的併發率及死亡率,供市民作參考。在過去幾年,市民在各次面對不同的流感疫情之後,已經頗能理智地去分析其嚴重性,而不致於產生恐懼。

思考「健康信念模型」

以上分析例子更說明了循證公共衞生的重要性。沒有好的證據,市民會無所依從。而所提及的「健康信念模型」,可作為健康推廣人員指導性的參考。一般市民,也可以用這模型分析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決定是否讓自己或家人去打這一針。

撰文: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健康促進學部劉德輝教授

856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