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婦女都會面對腰酸背痛的問題,除了不良的坐姿或站姿所致之外,原來更年期亦會增加患腰背痛症的風險,嚴重更甚至會發生骨質疏鬆問題,或會為生活質素帶來不少影響。究竟更年期婦女患骨質疏鬆症的成因是甚麼?另還有哪些人會較易患上骨質疏鬆症呢?今次healthyD邀請了婦產科專科張美玲醫生,為大家拆解更年期婦女患骨質疏鬆症的成因和治療方法。
腰酸背痛|拆解更年期婦女患骨質疏鬆症成因
婦女患骨質疏鬆症十分常見,有調查估算,全港約有35.8%的女性患有骨質疏鬆症1。張醫生表示,更年期是女性患上骨質疏鬆症的主要成因之一。她指,更年期女性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令鈣質和膠原蛋白的流失速度加劇,骨質組織就會出現疏鬆現象2。如果這個時候跌倒,或遇到撞擊,就會增加骨折的風險。張醫生表示,常見的骨折有腰椎、髖骨及腕骨骨折,其中髖骨骨折對患者的影響尤其嚴重。有研究指,髖骨骨折後首年的死亡率就高達10-25%3,而且會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例如日常活動受阻、無法獨自步行,部分患者更需要入住護老院等4。
張醫生表示,患嚴重骨質疏鬆症的婦女會出現駝背,或因為脊椎骨塌陷而令身高變矮。另外,由於活動能力下降,骨質疏鬆症婦女的肌肉量亦會大量流失,繼而令骨折的風險進一步提升。
腰酸背痛|4大更年期婦女易患骨質疏鬆症
張醫生表示,除了更年期之外,有不少因素亦會增加婦女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包括5:
- 有骨質疏鬆症家族遺傳史人士
- 體重過輕婦女(BMI低於19)
- 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士:
- 有吸煙習慣人士
- 經常攝取過量咖啡因人士
- 酗酒人士
- 醫療狀況:
- 因需要接受化療、電療及手術而提早停經的婦女
- 患有慢性腎病、糖尿病等內分泌失調疾病人士
- 需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藥物的人士
腰酸背痛|接受骨質密度檢查 及早識別及治療
事實上,骨骼的新陳代謝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張醫生表示,自出生起,骨質密度會隨著年齡不斷上升,直至35歲達至頂峰6。之後骨質密度就會開始下降,而流失的速度因人而異。婦女要避免患上骨質疏鬆症,最佳的方法是定時做骨質密度檢查(DEXA/DXA),醫生會利用2種不同的能量X光,分析體內腰椎和髖骨的骨質密度,並以T評分(T-Score)顯示骨質疏鬆症的分級。
世界衞生組織對於骨質疏鬆症的分級7 | |
正常 | 骨質密度與健康年輕人的平均骨質密度相比較,T-Score為+1至-1之間。 |
骨質減少 | 骨質密度低於健康年輕人的平均骨質密度,T-Score為-1至-2.5之間。 |
骨質疏鬆 | 骨質密度低於健康年輕人的平均骨質密度,T-Score為-2.5或以下。 |
嚴重骨質疏鬆 | 骨質密度低於健康年輕人的平均骨質密度,T-Score為-2.5或以下,並且曾經發生過與骨質疏鬆相關的骨折。 |
張醫生補充,治療婦女骨質疏鬆症的方法需要視乎情況而定。若然婦女單純有骨質疏鬆症問題,醫生一般會處方雙磷酸鹽,它是一種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第一線藥物,有效減慢骨質在身體分解的速度8。但如果婦女出現更年期症狀,例如潮熱、盜汗、陰道乾涸等不適,醫生就需要將骨質疏鬆及更年期問題一併處理。張醫生表示,醫生會為病人進行荷爾蒙補充治療,處方雌激素及黃體酮,有助減慢骨質流失的速度,同時紓緩婦女更年期不適。
腰酸背痛|改善生活習慣或可紓緩骨質流失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張醫生提醒婦女亦需要配合改變生活習慣,延緩骨質流失的速度。她說:「婦女應戒煙,同時減少喝酒和咖啡,避免加劇骨質流失。此外,婦女亦需要多做運動,特別是負重訓練,不單可以提升骨質密度,同時增加肌肉量,降低骨折的風險。」
張醫生又分享了一個真實案例,70歲的黃女士於早年進行了子宮移除手術,並一直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以為藥物可以幫助有效避免患上骨質疏鬆症,因此沒有定時覆診接受檢查,監察骨質的密度。直至早前在旅行期間,黃女士因肩膀輕輕撞到硬物後就突然無法移動,於是回來後立即求醫,檢查後發現其肩部出現骨折致活動能力受限。張醫生提醒,黃女士的個案正好說明,就算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並不代表不會患上骨質疏鬆症,更年期婦女宜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檢查,才可以有效避免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