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年期漏尿|更年期易出現尿滲尿頻尿失禁?醫生拆解更年期與膀胱過度活躍症的關係


漏尿是不少更年期婦女秘而不宣的症狀,當她們咳嗽、大笑、跑步時,都有機會出現令人尷尬的情況。為甚麼更年期婦女會出現尿失禁?甚麼人是更年期漏尿的高危群組?有甚麼治療膀胱過度活躍症的方法?今次healthyD邀請了婦產科專科陳頌妍醫生為大家拆解更年期漏尿的成因和治療方法。

甚麼是更年期漏尿?

陳醫生表示,漏尿是更年期婦女常見的症狀,其成因是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使負責支撐的結締組織逐漸退化,令膀胱、陰道前壁與尿道缺乏支撐,最後導致尿失禁。有機構曾估算,平均每5至7名更年期婦女中,就有1人受漏尿問題困擾1

更年期漏尿|尿失禁7大高危群組 

雖然更年期漏尿不會對婦女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不過在公眾場合漏尿或會令她們感到不安和尷尬,甚至對她們造成心理負擔,日後更抗拒外出,影響她們的社交生活。陳醫生表示,以下7種婦女是出現更年期漏尿的高危群組2

  1. 年紀大的婦女
  2. 曾多次生產的婦女
  3. 過重人士
  4. 腹壓過高人士,如患有便秘、經常用力大小便的人士
  5. 有漏尿家族史的人士
  6. 患有糖尿病人士
  7. 曾進行骨盆手術的人士

更年期漏尿|3大常見尿失禁類型你要知

陳醫生表示,本港更年期婦女常見的漏尿類型主要為以下3類2

  • 應力性漏尿:因骨盆肌肉鬆弛導致漏尿,多會出現在更年期的婦女,咳嗽、打噴嚏或運動時,或有機會出現漏尿
  • 急切性漏尿:多見於停經後及高齡婦女,主要因為膀胱過度活躍症所致,突然強烈的尿意難以控制導致出現漏尿
  • 混合性尿失禁:患者會出現以上2種情況的漏尿

不少更年期婦女對漏尿的情況都抱有誤解,以為漏尿的情況無藥可醫。事實上,陳醫生表示,只要及早求醫並接受適當的治療,大部分更年期漏尿的情況都可以得到改善。

更年期漏尿|醫生拆解尿失禁診斷+治療方法

至於尿失禁的診斷方法,醫生可以透過臨床診斷、小便日記及尿動力學測試,去了解患上漏尿的情況。在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先了解患者日常的小便情況,例如小便的次數、夜尿情況、漏尿情況及嚴重程度、病歷等。另外,患者亦需要填寫2至3天小便日記,以記錄尿失禁的次數、尿量等資訊。如有需要,更年期婦女亦需要接受尿動力學測試,量度膀胱內的壓力。

陳醫生表示,當醫生確診婦女患上更年期漏尿,一般會視乎患者的發病成因,以安排相應的治療方法。以急切性漏尿為例,醫生一般會處方抗乙醯膽鹼劑藥物,減低膀胱肌肉神經的敏感度﹔或處方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使膀胱肌肉放鬆,從而增加膀胱儲尿能力,可以有效改善婦女尿急、尿滲等情況。然而,婦女漏尿的原因是盆底肌力不足所致,醫生一般會要求婦女做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藉此強化骨盆底肌肉的功能。若然效果不理想,醫生會建議患有應力性漏尿婦女進行無張力中段尿道懸吊術,在尿道中段後方的位置植入一條纖維帶,強化恥骨尿道韌帶的承托能力,過程約需30分鐘。陳醫生指出,完成手術後,約八至九成的婦女的尿失禁問題都有改善。

更年期漏尿|3大方法改善尿失禁情況

除了以上方法外,陳醫生表示,如果更年期婦女亦出現下陰乾澀、尿頻等徵狀,醫生亦會處方含女性荷爾蒙的藥膏,只要適量塗抹在下陰,可紓緩更年期症狀及尿滲的情況。另外,陳醫生亦提醒,更年期婦女需要盡量避免飲用咖啡、濃茶、汽水或酒類飲品,減低膀胱受刺激的風險。此外,婦女亦應該建立定時小便的習慣,可以有助提升膀胱肌肉力量,改善尿頻尿急的情況。

陳醫生又分享了一個患有更年期漏尿的真實個案。年約60歲的黃女士因為出現尿急尿滲的問題,平均每15至20分鐘就需要去小便,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抗拒遠行。有時候坐車更會出現尿滲問題,不單令她感到尷尬,而且長期尿滲令她下身皮膚發炎。後來經陳醫生診斷後發現是患上膀胱過度活躍症,並處方藥物治療和要求患者接受骨盆底肌肉訓練,約半個月後尿滲的問題已經有改善。現在黃女士的漏尿情況已經大有改善,她亦可以與家人去旅行,大大提升了生活質素。

參考資料:

  1. 香港泌尿婦科協會《小便失禁的處理》Retrieved on 15 May 2025.
  2. 香港港安醫院《尿失禁》Retrieved on 15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