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抗疫在家服用鈣、葡萄糖胺未必有助護關節?中大調查揭補關謬誤(附醫生建議)

抗疫在家服用鈣、葡萄糖胺未必有助護關節?中大調查揭補關謬誤(附醫生建議)

Epyon Ho
編輯: Epyon Ho
日期: 2020-03-16

抗疫期間,好多打工仔要home office,放假也甚少外出,在家閉關令關節繃緊,甚至隱隱作痛?最近中文大學一份調查發現(註1),近八成港人以為關節問題只發生在四十歲起,但其中4成年屆30便表示出現關節痛徵兆!更令人擔憂的是,調查反映香港人對治理關節問題存在多種謬誤,以下為大家一一拆解。



為何會有關節痛?




指出謬誤前,西醫趙漢成先講解為何會有關節問題。關節之間由軟骨保護,年齡增長和姿勢不佳會磨蝕軟骨,形成骨碰骨情況,引至關節發炎、痛楚、僵硬,甚至喪失活動能力。面對關節痛,如非嚴重到求醫、做手術,一般人會從日常生活著手,試圖改善問題。

西醫趙漢成急症科專科醫生、家庭醫學碩士

謬誤1‧服用鈣片、葡萄糖胺護關節




調查發現曾服用關節營養補充品的受訪者,大多選擇服用鈣片(42%)及葡萄糖胺(57%),然而近7成受訪者卻表示不滿相關產品的效果。



趙醫生指軟骨主要由骨膠原(佔60%)和蛋白多醣(佔30%)組成, 構成90%軟骨成份,因此要補關節就必須同時補充骨膠原及蛋白多醣。

可是鈣片只有助預防骨質疏鬆,卻不能補充軟骨組織;而葡萄糖胺只針對補充蛋白多醣,只能覆蓋30%軟骨成份,且若與薄血藥同時服用或有機會相沖(=註2),因此醫學界對葡萄糖胺的療效成疑(註3),可見頗多香港人錯誤使用關節營養補充品。



謬誤2‧骨膠原食物補充骨膠原




坊間認為雞腳、豬腳和花膠等食物,有助補充關節骨膠原。調查指上述食品僅能製作骨膠原的原料之一「氨基酸」,卻無法製造骨膠原,食得多更可能令身體吸收過多飽和脂肪,引起肥胖和血管問題。此外,雞腳豬腳等食品的膠原蛋白分子太大,身體無法吸收,因此吃了也未必有助補軟骨。

謬誤3‧只靠運動治關節




面對關節問題,受訪者會嘗試以不同的方法解決,有超過1/3受訪者表示會用運動治療,不過未必萬試萬靈。關節痛其中一個原因是勞損,過量運動有機會加重關節負擔,造成更多骨碰骨的機會,效果或會適得其反。因此,運動前須先請教醫護人員意見,選擇合適的運動。



謬誤4‧塗藥油紓緩關節痛




使用藥油亦是多受訪者(36%)使用的處理方法,不過其實僅能短暫紓緩關節痛楚,沒有補充或再生骨膠原作用,難以修補關節,是治標不治本。



醫生建議:生物活性骨膠原有助軟骨再生




補充關節的方法謬誤多,如何才能改善關節問題?趙醫生建議可補充新一代補充劑「生物活性骨膠原」(BCP),BCP經德國水解技術處理後,骨膠原分子量細小,容易被腸道吸收,經血液傳送到關節軟骨組織,吸收率高達95%,而且不會與藥物相沖。BCP同時增加蛋白多醣和刺激身體製造骨膠原,覆蓋90%關節軟骨成份,比葡萄糖胺覆蓋率高3倍,能修復和製造軟骨再生。



經臨床醫學實證,30位患有輕度膝關節炎的病人進行雙盲隨機測試,一半患者每天服用BCP,另一半患者服用安慰劑。測試48星期間的磁力共振(MRI)結果顯示,服用BCP的患者膝關節軟骨明顯增生(註4)。

圖上3張MRI是服用安慰劑後掃描的影像,紅色部份是軟骨磨蝕的情況。圖下3張MRI是服用BCP 48週後,紅色部份明顯減少,代表軟骨正在增生。

關節軟骨營養補充品的比較


參考資料
註1: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關節保健認知」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9/7/2019 – 6/8/2019、樣本505人、對象為30歲或以上香港人
註2:http://www.ha.org.hk/hadf/Portals/0/Docs/Leaflets/TC/%E8%8F%AF%E6%B3%95%E6%9E%97-%E5%8F%A3%E6%9C%8D%E6%8A%97%E5%87%9D%E8%A1%80%E8%97%A5.pdf
註3:Daniel O. Clegg, Domenic J. Reda, Crystal L.Harris et al. N Engl J Med 2006; 354:795 808
註4:McAlindon, TE, et al .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011; 19:399 405



特約資訊

賽諾菲香港有限公司全力支持
SAHK.GOFLC.20.03.0113 (Mar 2020)

25159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